“福祿”他輕輕地揮一揮手
隻見那個老太監灰溜溜的從門外就跑進來
“奴才在,主子有什麼吩咐嗎”
“你給我派人盯緊這個巧兒,看她是不是真對我忠心,一旦有什麼異常,馬上把她捉來見我”
“是,主人,還有其他吩咐嗎”
“你跟著我也很多年了,對於這件事你有什麼建議嗎”
“主子是指蘭若公主還是那個叫星月的?”福祿公公邊說邊斜起眼瞄了下主子的反應
“哈哈,不愧我這麼重用你,很了解我的心思嘛,不過可不要自作聰明,楊修當年就是因為自以為聰明才被曹操殺的”
“小的該死,小的該死,小的不應該亂揣測主子的心思,主子是真龍轉世,是注定當帝皇的真命天子,老奴怎麼能猜到主子心裏想的是什麼呢,老奴該死”福祿一邊說一邊下跪,全身抖抖索索的,生怕一不小心就被砍頭,的確是伴君如伴虎啊,雖然這個太子還沒登基做皇帝,但已經有十足的皇帝範了,殺人不眨眼真是皇帝的特長啊。隻要一句話不符合他的心意隨時就會被砍頭,甚至誅九族;如果哪句話符合了他的心意,也有可能因為說的不對時機被殺。真是這也是死那也是死。
說話比過地雷區還麻煩。再看看這個太子,皇帝老子都還沒駕崩,手下說什麼真命天子居然也很得意了,簡直沒把他老爸皇帝同學放眼裏嘛,看來他認定了這個皇位是自己的了。不過這樣情有可原,因為當今的皇帝已經年邁,而且皇後又是他母親,他母親是上官家的大女兒,丞相就是他爺爺,丞相現在在朝野之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除了二殿下之外根本沒有人敢於他們上官家作對,他們上官家無論在朝野還是在宮裏都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皇上老邁,很多事情都是丞相說了算,所以他們上官家才敢明目張膽的刺殺自己的二弟子應。二殿下子應深的皇上的喜愛,而且文武雙全,相貌堂堂,能夠知曉皇上的心思,所以皇上特別喜歡這個二兒子,每次有什麼盛會,這個二兒子也總會弄一些驚喜給他,皇上對二兒子的疼愛也是人人知道的,所以朝中的人不敢得罪丞相也不敢得罪二殿下,有時候隻能故作沉默,以免引來殺身之禍。
大兒子就不一樣了,生性驕橫霸道,好在對皇上還有點孝心,皇後和丞相的勢力也不容小視,再加上出生的時間趕上了,所以理所應當的當上了太子了,如果往幾年,估計太子就是子應的了,這個是後話。這個天龍國的皇帝雖然老邁看起來來也糊裏糊塗的,很多事情都是交給丞相的和幾個兒子去辦,但其實他也不是真的糊塗,隻是表現出來混淆視聽而已。大部分權力也還掌握在自己的手裏,不過出於國家穩定繁榮的考慮,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跟皇後和丞相那邊起衝突的,一般也就睜一隻閉一隻眼,當然最大的問題是放在太子身上,隻要太子凡事不要做得太過分,有失體統或有辱國體,他還是不會隨便廢除這個太子的。做皇上的深明權衡各方勢力的道理,所以有時做個糊塗皇上比做那些喜歡張揚風風火火做事的帝皇要好得多。而這個太子,平時在朝廷上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很多事情都是一句話的事,占著自己這個強大無比的上官家族,幾乎要把其他人都忽略了,除了這個二弟子應,其他兩兄弟對他來說還構不成威脅,他也時時監視著他們,倒是這個二弟經常入宮陪父皇,老討得父皇的歡心,文武雙全,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無所不能。
所以太子下了幾次死命令要趁著這個二弟出去遊玩的時候殺了他,還找了江湖上第一大的殺手集團夜宮去完成這項任務,這個子應平時也算很謹慎,但就是有個老毛病,喜歡到處遊玩,到處走走,了解了解民生民情,幫下底下的老百姓。經常能把最底層的情況彙報給他的父皇,這也是他父皇更加喜愛他的一點,生為統治一國的領袖就要知道百姓是立國的根本,隻有他們生活好了,國家才能強大起來,這跟星月跟他說國以民為本是一樣的,隻是說的不夠簡潔。不過了解民情隻是他微服私訪其中的一個目的,還有一個就是每個青年人都會犯的,俗話說人不風流枉少年,對於這樣一個英俊不凡文武雙全的人更不用說了,他走遍大江南北,看遍美女才子,吃遍各地美食,反正能發掘的都發掘的差不多,有時甚至還喬裝打扮到另外兩個大國那邊遊玩,了解那邊各方麵的情況,雖然三個國家之間也有經常往來,但更多的時候也是為了利益而打戰,分分和和,打來打去,受苦的還是老百姓,子應是一個勤政愛民的好王爺,他也不喜歡百姓受苦,很多時候他都到其他國家去了解具體的情況,能和就和避免更多的犧牲。但是天下大亂,打戰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