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一首《從軍行》送給各位(1 / 2)

“在下姓鍾,名雲舒,願為張節度使和諸位獻詩一首。”

鍾雲舒臉上是掩飾不住的高傲,為自己能搶在成牧前麵大出風頭而興奮不已。

成牧饒有興味地看著他在堂中手舞足蹈,心想就讓你這塊磚頭來引一引王昌齡先生的千古名篇。

張敬忠大手一揮,嗬嗬笑道:“鍾掌書記好詩興!我等洗耳恭聽!”

鍾雲舒得意地念道:

“漫天黃沙入玉門,

飛雪朔風幾度春。

試問雄關誰鎮守,

張家帳下見真身!”

話音剛落,底下有人奉承道:“好!好一個‘張家帳下見真身’!”

鍾雲舒故作謙虛地拱拱手:“此詩題為《送河西節度使張敬忠》。”

成牧卻暗暗一笑。

就這破詩,也敢拿出來用。

別說《唐詩三百首》了,就算收個三千首,你都擠不進去。

那名胡人大聲喝彩,提起酒盞痛飲滿杯,對張敬忠笑道:

“中原真是藏龍臥虎,想我粟特人也有俗語曲調,但說唱起來,怎麼都比不上中原話這般頓挫有致,可用之字詞沒有這般豐富。

我也是習得了中原語之後,才知道這字詞竟然可以有如此之多的變化和意思,怪不得能寫出傳頌佳句啊!

張節度使,你麾下有這般詩才,叫我等好生羨慕!”

一通拍馬之語聽得張敬忠十分滿意,連聲道:“鍾掌書記,此詩寫得甚佳,來人,重賞!”

鍾雲舒拱手一拜,接過賞銀,他雙眼斜了斜成牧,尾巴簡直翹上了天,鼻子裏發出一聲冷哼,腳步輕快地回到座位上。

尤未雪白了他一眼,不屑道:“一首破詩,滿是奉承之語,沒有半點邊塞開合大氣的豪邁之情,更是全無意境,也好意思拿出來!”

傅丹楓對他的行為很是不爽,悶一口酒道:“這豎子,到底懂不懂文人墨客的謙虛清傲,拿了這點賞銀就飄了,簡直笑掉大牙!”

丙隊中有人聽見他們的吐槽,狠狠地剜了兩人幾眼,扭頭不停地誇讚鍾雲舒。

上方又響起張敬忠的聲音:“還有哪位掌書記願意作詩一首啊?”

林非夜氣呼呼地拉拉成牧衣袖,傳來簡單有力的一句話:“小牧,上!”

在丁隊四人的滿心期待中,成牧甩甩衣袖,起身高喊道:“在下王昌齡,願作詩一首,催酒助興!”

他整肅衣袍,邁動大步走到堂中,麵對張敬忠施施然一拜。

張敬忠見他才不到三十歲,臉上卻有著超乎年齡的非凡氣度,舉手投足間,衣衫飛動,一股斐然文氣躍躍而出。

“王掌書記,請!”

成牧又是一拜,轉身麵對眾人,大步走到門前,望著遠方隱隱現現的巍峨山脈,高聲道:

“青海長雲暗雪山!”

堂上眾人渾身一震,隨著他的目光看向那座隱在黑夜中,連綿不斷的祁連山。

他們忍不住想起自己曾經千難萬苦翻山而來,踏過一望無際的青青草原,登上白雪皚皚的崇山峻嶺,穿越飛沙走石的戈壁險灘,繞行燦若明珠的青海銀湖。

這半句詩,勾起了他們一路的艱難險阻,也讓他們為自己這般渺小,卻能征服這種種險境而驕傲自豪。

成牧轉身看著堂上眾人,在他們灼灼的目光中緩緩念道:

“孤城遙望玉門關。”

幾名武將心中頓時湧起千種思量,萬般愁結。

他們常年駐守玉門關,一直將那座方形孤城視為一座禁錮住他們自由的牢籠。

今晚聽到這一句,胸中卻忽然升起勃勃正氣。

自己雖然在邊關吹著寒冷如刀割般的朔風,在日複一日的巡邏和視察中疲累身軀,但自己守住的不是一座城,而是一道鎮住突厥和吐蕃的關卡。

身為穩固邊關紛亂,守衛中原萬萬百姓安居樂業的將士,何其浩蕩,何其壯烈。

一生守關立孤城,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