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語形術第二境(1 / 2)

成牧“哎呀”一聲,突然想起什麼,道:“陳三說讓我等沒人的時候再打開。”

他望了望川子,思考片刻道:“沒事,你是偶人,應該不在他說的這個範圍裏。”

說話間,桌案上的蠟燭和破布忽然緩緩升起,金色的文氣熠熠增輝,包裹它的蠟燭登時融化。

屋子裏金光大作,川子雖然看不見這道奪目的光輝,但卻能感覺到一股滾燙的氣息正撲麵而來。

騰起的破布一個翻躍,頃刻間變得清亮透明,像一塊流動的冰晶,環繞住那道刺眼灼熱的文氣。

應該就是現在!

成牧立即催動靈力,伸出右手,赤金文氣飛落在他的手心,登時融進體內。

一股猛烈恣肆的灼燒感瞬間傳遍全身,在經脈上迅速遊走。

他雙手緊緊握拳,閉眼努力調息,讓自己的靈力與它觸碰相接,幾個來回後,從丹田而出的靈力包裹住赤金文氣,他感覺體內騰騰翻湧的氣息正慢慢恢複平靜。

川子在一旁緊張地看了許久,見他忽然睜開眼,雙眸中兩道金光爍爍閃動。

“小牧,相融得如何?”

成牧鬆開緊握的雙拳,做了個擴胸運動,一股勃然之氣隨著他的雙臂傾瀉而出,兩張矮凳和一隻馬紮不幸犧牲。

他連忙收住勢,平靜片刻後嘴角上揚,滿意道:“很順利。”

見他沒有什麼異樣,川子放心道:“先文聖曾經跟我說起過,語形術第二境十分厲害,能控製他人心緒。”

成牧有些驚訝,心想這能力還是很哇塞的。

他趕緊掏出詩冊,翻到曾經指點他去尋找赤金文氣的那一頁,在空白處果然出現一行小字:

“語形術第二境,謂之‘詩以明誌’,凡領悟者,可於人心中化形生奇、造景構象。”

他讀了幾遍,很快恍然大悟。

我們眼前的世界,其實不是“看到”的,而是眼睛在視覺中樞裏成像,在心中成形。

如果能夠直接進入人腦中,化形出具體的事物,或是進入人心中,營造出各種各樣的氛圍,自然就能做到控製他們的心緒。

語形術第二境果然給力。

就在這時,書頁上又出現了一行小字:“語形術第三境,文以載道,須得以灰銀文氣相輔,方可提升。

灰銀文氣,置之死地而後生。”

成牧看得眉頭一皺。

“置之死地而後生”,聽起來很嚇人啊。

死地這個東西,萬一有個萬一,我就沒有然後了。

要是為了修第三境,把命給整沒了,太劃不來,也不是我的處事之道啊。

不過,這樣的獲得方式其實也不難理解。

“文以載道”是古文撰寫中集大成之法,講求觀照社會,用文章訴說諸般道義。

但是一個沒有經曆過艱難困苦的人,怎麼會對現實生活有深刻的理解。

後世稱頌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哪裏想到他的後半生是真的吃不飽飯,而他那些傳頌後世的名篇,哪一首不是他苦難生活的寫照?

要做到“文以載道”,不脫一層皮,不身入險境,便無法從中悟道,落筆成文。

他看著書頁上的這一排字,心中默默歎了口氣。

這些詩人們無法選擇自己的人生,但我可以。

讓他們去千古留名吧,我隻要一世安穩。

他合上書頁,對川子道:“語形術修到第二境,夠用了,第三境就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