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機構的運轉
現在我在看一本小說,名字叫《無鱗的魚》,準確的說這是一本典型的愛情小說,這本書在描述關於愛情的一切。你想象一下,沒有鱗片的魚在水中遊動的那種感覺,那隻會是徹頭徹尾的疼痛。我想某些人在這個世界上生活,就想一條無鱗的魚在大海中生活一樣,痛楚一直伴隨著他,而且永遠不會減輕,隻能讓自己去適應痛楚直到完全麻木。我喜歡書中那種無望的感覺,這並不是指這本書是一個悲劇,那給人的感覺是絕望。男女主人公並沒有死,但是你看不到任何希望。文章一直在描述兩個人的生活,但兩個人從頭到尾都沒有相遇,唯一讓你閱讀下去的動力是文章開頭時的一句不痛不癢的話:“他們如果相遇的話,他們會很相愛。”是的,但是他們一直都沒有相遇,直到小說結束也沒有,也許他們總有一天會相遇,也許永遠不會。我喜歡作者對於他們相遇可能性的種種猜想,可猜想始終是猜想。作者在開著一個永恒的玩笑,他讓愛情無法相遇,他在謀殺愛情,同時也在戲弄愛情。他讓兩個有可能相愛的人獨自在人海中痛苦著。這是一個大海,有兩條沒有鱗片的魚,帶著難以忍受的痛楚互相尋覓,然後就是無邊無際的無望。
接下來我們還是來講自殺機構,但是你如果有時間可以去翻翻那本小說,我是說假如你有時間的話,我並不是想要你同意我的觀點,而是想看看你的觀點是不是和我一樣,好吧,我承認我又一定的私心。
這個機構的前身是一些自發的自殺俱樂部和自殺團體,這些私人組織會幫助自殺者,提供他們所需要的一切。但是這些組織並不會判斷你是否符合自殺的條件。比如有這樣一個女孩,他的男朋友把她甩了跟另外一個身材火辣的女孩在一起了,這個女孩為了讓這個男孩付出代價,決定自殺來讓這個男孩愧疚一輩子。組織不會跟這個女孩解釋說,你報複他的最好方法應該是讓他去死而不是讓自己去死。對於這些組織而言,事情很簡單,你跟組織簽訂一份協議,寫清楚你想要做的和組織能為你做的,最重要的是寫明組織不用負任何的法律責任。最後你把費用交清,他們就愉快地看著你去死,祝願你終於脫離了痛苦的塵世。
這些組織會定期舉行一些讓外人看起來難以理解和難以承受的自殺儀式。儀式充分地顯示了自殺者那令人難以置信的忍受肉體疼痛的能力。現在你應該可以想象得到,這些組織會對社會有多大負麵的影響。
你可以想象一下,有一天你悠閑滴看著電視,這個時候電話突然響了。你接起電話,電話那頭說你的兒子在今早自殺了,就是因為他跟街尾那家,你根本沒留意到的自殺俱樂部簽了一份愚蠢透頂的協議。難道世界的本質是荒謬的嗎?至少世界從表麵上看上去不是如此。
你猜你接下來會怎麼做?我猜你會跑到街尾那家自殺俱樂部去破口大罵,把你遵守了一輩子的道德禮儀踢到他媽的九霄雲外,管他俱樂部的怪人會怎樣看你這個瘋子。接下來我猜你會一下撞開法院的大門,我想法院沒有大門讓你撞,即使有你也不是一下就可以撞開的,撞碎你的肩胛骨的可能性比較大。但是要這樣寫才會有效果,最大限度突出你那憤怒的情緒。我猜你會痛斥法院裏的無辜者們,惡狠狠地質問政府:為什麼允許這種滅絕人性的組織存在在這個看上去十分人性的世界上。這個時候就會有一個某某,我應該稱他為什麼呢?先驅者?直言不諱者?還是不懂事故者?有一個自殺俱樂部的會員,英勇地站起來跟你強調。在站起來的一瞬間,他沉溺於自我創造的形象中,他頓時覺得自己是救世主,想象著你被他所說的話感動然後真誠跟大家道歉。他沉浸在自己設定的畫麵中,但是沒有意識到接下來所麵臨的危險。他微笑地對你說,帶著不容置疑的口氣:“你應該尊重你兒子的選擇,他有選擇死亡的權利,這是一個自由的社會。”這是一個自由的社會,自由是大寫的,自由被放大到人都難以承受的地步。曆史上,很多人為了所謂人類的自由去死,但是死了之後,還有什麼自由可言。是的,你注意到了以上極其混亂的邏輯。這個時候你看著眼前這個依然活著的會員,他活生生地站在你的麵前,而你兒子卻冷冰冰地躺在那裏,你真想讓眼前的這個人去死。你頓時覺得這個表麵上看上去井然有序的世界有著極其荒謬的本質。一陣大的混亂之後,那個人的鼻子歪了,徹頭徹尾地歪了。現在的情節跟他剛才夢想的偉大催淚情節可完全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