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華山往事,今朝(2 / 3)

李忘塵本來覺得令狐衝還是原作中那個江湖糊塗蛋兒,被一眾大佬推來捏去的打手,可這個令狐衝似乎是因為成了提前華山掌門的原因,為人處世雖還是那般,但卻自有一股宗師的氣派。

風清揚則發現,李忘塵這明明奸猾又心機的小子,其實並不像想象中那樣是個城府深的混賬,事實上他對很多事情的看法,居然也很對自己的胃口。

至於李忘塵和令狐衝兩個人,也漸漸看明白了,風清揚人雖老了,誌氣未短,心中仍有一腔熱血,夢想著鮮衣怒馬行走江湖。隻是他當年做過的事情太荒唐太可笑,因一心娶老婆而害了劍宗同僚,對他這樣驕傲的人而言何其羞惱,自此才有了不入江湖的誓言。

有一天夜晚,李忘塵和令狐衝還看見風清揚哭了。

那是孤月高懸、晚霧朦朧、寒風凜冽的一夜,三人談到了此事,風清揚大度地表示毫不在意,兩人就越說越起勁了,都把這種事情當做笑料,大談特談起來。

說著說著,風清揚麵色不變,忽然搖了搖頭,轉過身去,輕輕用袖子揩拭淚水,一滴一滴地落在石頭上。

這還是李忘塵先發現的,他用手肘頂了頂令狐衝,兩個人聲音越來越小,到最後寂靜無比。

過了許久許久,風清揚才說,“見笑了。”

回過頭來,仍然是那個瀟灑雅致,背脊如劍直的白發老人。

老人站起身子,遠眺夜穹,遍攬繁星,長歎一聲,“我有此糊塗行事,便遁入山林三十年,也實在活該……嘿嘿,三十年,人生能有多少個三十年啊。”

令狐衝道,“風師叔祖,以您一身武藝,現在下山,建功立業、成名江湖,也並不晚!”

風清揚嗬斥道,“胡說,我鑄下大錯,立下誓言,怎可違背!”

李忘塵道,“他一定很後悔。”

風清揚臉色一變。

李忘塵又道,“但後悔也要堅持,他就是這樣一個人。”

風清揚臉色又緩和,笑道,“沒錯,我就是這樣一個人。”

他指了指李忘塵,“你懂我。”他說著說著,又搖了搖頭,“更何況,我也並非空度時光,我這三十年來,一直都在等一個人,她……”

咦,有八卦?

李忘塵豎起耳朵,風清揚卻忽然閉口不言,取而代之的是一段音樂。

原來是令狐衝眼見氣氛沉悶,忽然靈機一動,又拿起了樹枝,敲打起笑傲江湖來了,李忘塵無語地看著他,他卻渾然不覺。

“什麼鬼曲子。”

風清揚聽著聽著,一踢石子,打在他的腦袋上,令狐衝哎呦一聲。

他已伸手一抬,掏出一根玉蕭,傲然道,“聽我的。”

放在嘴邊,但見風起遠山,吹得他衣袂飄飄,發絲輕揚,悠悠揚揚的簫聲遠去,竟赫然是笑傲江湖的曲調,漸漸充斥在山林之間。

李忘塵聽著簫聲,漸漸有了困意,仰麵一躺,抬頭觀星。

令狐衝笑嘻嘻地湊了上來,拿著一壇子酒,“喝一點嘛。”

李忘塵擺手,“不喝,不喝。”他癡癡一笑,“人未飲,心大醉矣。”

令狐衝大笑道,“好、好、好,好一個人未飲,心大醉……”高高舉起壇子,咕嚕咕嚕,暢飲好大一口,“我陪李兄大醉!”

李忘塵點點頭,閉上了眼,心神沉醉於風清揚的簫聲之中,沉沉到了夢中去。

笑傲江湖,真是笑傲江湖啊,不知什麼時候,我已有這樣多的好朋友了,灑脫好酒熱情大方的令狐衝,扭捏自尊敏感重義的林平之,穩重幽默隨時都最可靠的李尋歡,喜歡裝逼但又有錯就認擔當十足的風清揚……

還有那個李莫愁,脾氣不好但又好關心我,好關心我但又很會生氣,很會生氣但生氣的時候好美的李莫愁……

在這個很長很長的夜晚,李忘塵想到了很多人。

他最後想:不知道,李莫愁在大宋怎麼樣了?

他忽然好想好想李莫愁。

……

在這段時間,李忘塵也翻開了辟邪劍譜看一看——重申一遍,他隻是好奇而已,並沒有別的什麼意思。

辟邪劍譜上,除了著名的“欲練此功,必先自宮”之外,還記載了當年的渡元和尚,後來的林遠圖的自述。

但這些自述,都是林遠圖的視角。受限於個人經曆,林平之其實看不太懂,而到了熟知原作的李忘塵手中,就一下子明白了一些謎團。

他到現在才知道,原來葵花寶典的來源,居然是九陽神功!

葵花既然向陽,日月神教又是明教的後繼,這聯係說來神奇,但在這個世界居然成立。

難怪沒有日月神教十大長老攻打華山的舊事。

——不過,既然華山未曾擁有葵花寶典的秘籍,那又如何會劃分為劍氣二宗,以至於相互廝殺呢?

李忘塵心中好奇,而最能解惑的人,莫過於親身參與劍氣二宗分裂的風清揚了。

風清揚一聽這事兒,先一拍掌,“你是問對了人了。”

然後就是破口大罵氣宗的卑鄙無恥小人行徑老奸巨猾齷齪可恨下作狡詐陰險至極不三不四蠅營狗苟……大約罵了有半個時辰,從氣宗的祖宗嶽肅開始,一直罵道當代的嶽不群,到了令狐衝甚至都還不解氣,多罵了他幾句天天酗酒心無大誌之類的。

令狐衝在聽到罵嶽不群的時候,已經苦笑著走開,他既不願意煩擾風師叔祖,又不願意聽師傅的壞話。

不過他這麼一走,李忘塵倒是來勁了,跟著風清揚一起痛罵。

兩個人罵了一會兒,風清揚奇怪道,“你罵什麼?你和氣宗有仇?”

李忘塵說,“我哄你開心啊。”

風清揚愣了一愣,笑罵一聲,才說,“當年華山劍宗氣宗分離,卻是你所想的,有外力影響。須知華山的起源,實則是大宋的全真教七子郝大通祖師,但說實話,郝大通祖師的武功嘛……”

他說到這兒,也搖了搖頭,癟癟嘴,做了個不太咋地的表情。

其實別說是郝大通一人了,就算是全真七子複生,以天罡北鬥鎮圍攻風清揚,他也未必懼怕。這人雖然是他的祖師,卻不被風清揚看在眼裏。

風清揚繼續道,“所以華山的武功,雖來自於郝大通祖師,實則在幾百年的發展之中,卻尋到了另外一位比郝大通祖師更早就隱居在華山的前輩高人的秘籍,他的武功比郝大通祖師高了十倍百倍不止,也被奉為華山派祖師,其傳下來的武功被後進子弟嶽肅、蔡子峰兩人所得,兩人見識有限,各自隻看到了其中的部分,所悟得的武功居然背道而馳,便斥責對方走了邪路,這才有了劍、氣之分。”

這倒是和原作差不多,隻是引發分歧的不是葵花寶典,而是什麼前輩高人的秘籍……

李忘塵道,“不知這位前輩是?”

風清揚高聲道,“這位前輩姓陳——當年華山還未入得大明手中時,此地為大宋領土,而就是這位陳摶老祖,與宋太祖在華山下棋而勝,令宋太祖將整座華山輸給了他!”

李忘塵震了一震,心中暗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