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清揚留下了三封信件,一柄長劍。
三封信件分別是送給李忘塵、令狐衝和林平之的。
對於這點,林平之還有點意外,因為相比起李忘塵、令狐衝二人,他和風清揚也就是點頭之交,一麵之緣,並不算是如何熟悉。
這位前輩高人,居然還有信件留給自己?
三人來到玉女峰上的書房,一起打開了信件觀看。
一打開,李忘塵啊了一聲,令狐衝挑了挑眉,而林平之則脫口而出,“好爛的字啊。”
原來,在三人的信封上,龍飛鳳舞著風清揚的字跡,粗略一看,似乎十分飛揚飄逸,但細細觀之,才能瞧出一些關節運轉之處生澀滯礙的意味,最後的效果也是細處可嘉,縱覽全局便一塌糊塗、難看無比。
“其實底子很好,隻是風老前輩恐怕多年未曾執筆了。”李忘塵目光一掃,提醒兩人,“下麵他轉了筆鋒,似乎是以筆為劍,立時行雲流水,好了許多。”
銆愯璿嗗嶮騫寸殑鑰佷功鍙嬬粰鎴戞帹鑽愮殑榪戒功app锛屽挭鍜槄璿夥紒鐪熺壒涔堝ソ鐢紝寮€杞︺€佺潯鍓嶉兘闈犺繖涓湕璿誨惉涔︽墦鍙戞椂闂達紝榪欓噷鍙互涓嬭澆.mimiread.銆?/p>
兩人跟著看去,隻覺得果然如此。
他們心中皆想:風清揚老前輩/師叔祖武功雖高,但這三十年多年來荒廢人生,連書信文墨的筆法也如此糟糕,須得以劍法運轉,實在也不知道是否值得。
拋開此節不談,三人細細觀看內容。
李忘塵的書信上,是風清揚將那柄長劍贈送給了他——原來李忘塵雖隱藏著自己嚼鐵鑄兵的事情,但風清揚何等武功,如何發現不了?
隻是從來不說罷了。
信上說李忘塵性子和他最像,故而能得此劍。
李忘塵看到這一句話時,側眼看了看旁邊兩人,挺了挺胸,直了直腰,自覺有些不同了。
此劍名為“奇枝”,自風清揚入門之初與其相伴,從小小劍童到如今的絕頂高手,有五六十年時光,幾乎等於是風清揚的過往種種的象征。
現在他將此劍送於李忘塵,讓李忘塵隨意處置,看來是真的放下了從前,做好準備展望自己的全新生活了。
李忘塵拿過奇枝,體察一番,隻覺得此劍雖然鍛造手法用鐵粗劣,但是跟隨絕世劍客數十年來,早已隱有靈性,比之現在的斬鐵草不差分毫,這正是斬鐵草要晉升的一大美餐。
對李忘塵是送了一柄劍,對令狐衝卻是一番言語。
——內容居然是勸他莫要與嶽靈珊結婚。
李忘塵和林平之隻看了這開頭,剩下的大體內容便絮絮叨叨,占據了三人信件中的最大篇幅,密密麻麻好幾張紙,可見全都是肺腑之言。
具體為何有此判斷,似乎是和當年風清揚的經曆有所相關。他能為了娶親而舍棄劍氣鬥爭,足見其也是性情中人,對令狐衝的情事有些觸動,也理所應當。
李忘塵和林平之對嶽靈珊印象都不太好,倒是舉雙手讚成。
隻是能說出這話而讓令狐衝聽進去的,也隻有風清揚了。
一封信件,看得令狐衝又是細思,又是惆悵,又是空落落的,又是不願相信,一個人蹲坐在一旁,看一會兒信,又想一會兒事,神色變化劇烈,肉眼可見。
李忘塵也不打擾,便去看林平之的信。
在林平之的信件內,居然又附贈了一些其他信件,上麵寫著“少林方生大師親啟”“武當衝虛道長親啟”等等字樣。
而林平之所能看到的內容倒是簡單:風清揚雖然和他隻有一麵之緣,但是心知他也是可造之材,隻恨武功低劣,又不願意入身華山而身居令狐衝之下,便想著法子推薦他去天下門派中求學問武。
風清揚雖身在華山三十多年,但當年也很有幾個好友,遍布天下各門各派,自詡都是賢良之輩,足以培養林平之成材。
李忘塵看到上麵寫了一段兒說:雖隻有一麵之緣,但林平之是和他最像的那個人。
皺了皺眉。
林平之看到此處,也長歎一聲,遠眺思過崖上的清風白雲,惆然若失,“他對我倒是不錯。”
李忘塵笑道,“老人家說過,你是咱們三人裏曲子最好聽的。他雖和你沒說過幾句話,但以曲識人,便知道你性格剛強,印象不錯。”
林平之苦笑道,“這點我沒怎麼看得出來。”
李忘塵道,“無他,隻害羞耳。”
林平之愣了一愣,回想當日初見,風清揚一副清高冷傲的模樣,隻對令狐衝李忘塵說話,原以為對自己不屑一顧,沒想到竟是害羞緣故?
他搖頭失笑。
令狐衝那邊站了起來,好好收起了信件,走上前來。
李忘塵隻問了一句,“風前輩是不是說,咱們三人之中,你和他性子最像?”
令狐衝愣了愣,“你怎麼知道?”
李忘塵讓林平之拿出信件,自己的再拿了出來,令狐衝猶豫一陣,遮遮掩掩隻亮出一截字跡。
但見三個人三封信,上麵都有一句相似的話:你的性子和我最像,所以我把我最寶貴的寶劍/朋友/經曆傳給你……
嘿!
三個人對視一眼,忽然齊聲哈哈大笑:這老頭兒!
……
對枯梅師太的處罰並不苛責,華真真翻看了一番門派典籍,編排了好一會兒,才拿出最溫柔的條款來:就隻是讓枯梅發誓此生不能用清風十三式,並且下輩子做一百樁好事,以還清害苦的江湖人士罷了。
“活著畢竟比死去好。”華真真笑道,“你雖有罪,可若不挽回,就此一死,怎麼能成?”
可是枯梅師太卻做得比典籍上還要狠毒十倍:她支開了華真真,先是自己廢掉了自己的武功,然後再對著華山派祖先牌位磕頭一百,最終在房間裏自盡。
一聲尖叫劃破了華山派上空。
那尖叫是華真真的。
她武功雖高,其實這輩子未曾殺過人害過人,就是個普普通通的漂亮村姑罷了,發現屍體的時候實在被嚇了一跳,一時語無倫次、又哭又鬧。
還是楚留香站出來解釋,“當原隨雲死去的時候,枯梅大師應該就心懷死誌了,隻是她身為華山弟子,不能夠逃避責任,所以待到完成風清揚前輩的夙願,又承擔了自己應有的責罰,之後才選擇自盡。她生的或許不太明白,但死的卻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