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間揮了揮手,三十六名稚童一起登上擂台,將刀匣放在擂台的邊緣三十六處。
顯然,兆秋息已同意了李忘塵的話語,要用手中三十六柄刀,來對抗李忘塵的一把刀。
這一柄柄寶刀,都能自生寒光,灼眼刺目,這一下子全亮了出來。
一時之間,刀光閃爍,燦燦生輝,在擂台上渲染出無形而有質的金鐵鏗鏘之氣,四散的銳利刀氣更令靠近一些的人們退避三舍,心跳不由加速,口幹而舌燥,生出畏懼之感。
如此威勢之下,伴隨著稚童離開,周圍人胡言亂語的聲響漸歇,無數目光投注在場上兩人之間,再不敢多言。
李忘塵手持鐵刀。
兆秋息雙手空空。
兆秋息將雙目虛眯,神光自細細縫隙中電射而出,給人凜凜神威之感,“仇兄,你已主張太多事宜,接下來的第一招,便由小弟僭越了!”
話音未落,他已足尖一點,啪啪啪連踏三步,脫身而去身旁最近的刀匣。
他動作的同時伸手,手伸到盡頭的時候人已到了。
順手一抄,一柄黝黑無比,不見絲毫光彩的刀。
“仇兄見好了,此刀名為霹靂。”他長嘯一聲,已閃身來到李忘塵身前,“看刀!”
刀光一閃,帶著淒厲尖銳的嘯叫,已朝著李忘塵當頭斬下。
這一連串動作,果然是未用絲毫內力,肉身上的力量也收斂足夠,並未拿出磨礪苦修而成的外家功力。但是他的肌肉鼓動、伸張、鋪陳的變化,又徹頭徹尾是真正全力爆發。
這在許多五六品高手眼中,動作清清楚楚,速度不快不慢,自覺若是與收著力的兆秋息作戰,恐怕這位刀王並非自己對手。
但若更上一層,在刀王州駐紮的幾位七八品“十天九地十九人魔”高手眼中,卻能見得另一番天地。
他們神色凝重,隻因為兆秋息這幾步固然很慢,乃是收了力量,可肌肉膨脹鼓動,又分明是奮力出手,這將構成武學上令人難以置信的悖論。
江湖上自然常常有人收力交手,但奇經八脈的內力要收力還算正常,隻需要將內力禁錮在丹田之中,不許有絲毫流出便可。肉體力量卻是自然而然勃發的,收力已足夠困難,要在收力的同時展現出全力出手的姿態,將隻有一種可能:自己對肉體的掌握,已練到了和內力一般。
就好像兆秋息的全身精氣,也有一個所謂的肌肉丹田,隻要將力量收在肌肉丹田裏,他就和常人一模一樣了,隨便怎麼全力出手,咬牙切齒,都不會爆發出本身上百噸的力道。
這將是何等恐怖的掌控力?
他們同樣覺得兆秋息這幾下很是普通,但卻看得出來兆秋息要做到這樣普通,其背後透露出的底蘊將是常人難以想象的程度。
但他們也錯了。
——在真正的高手慕容複、王玉燕、李忘塵眼中,兆秋息這一招透露出的控製力固然恐怖,可這並不代表這一招本身普通。
縱然沒有內力和肌肉力量推動,但是兆秋息出招的時候卻利用到了全身的肌肉,這將是他與李忘塵約定之後所能使用的一切力量,他用得就達到了登峰造極的水平。
這一刀看似普通,卻已經將他刀學,刀法,刀藝,刀技上的方法,都凝聚在內。
那些五六品的貨色,縱然有他千百倍的力量,也會被這一刀擊敗。那些七八品的人物,若仍想著刀法背後的道理,忘卻了真正眼前即將到來的刀,同樣會被他伺機找到破綻,有一博之力。
刀王果真名不虛傳。
當這柄“霹靂”就要落到李忘塵的額頭時,李忘塵瞅準了機會,忽然一抬手,手中的大鐵刀化作一道黝黑光芒,迎上半空中飛射而來的霹靂。
蓬!
兩刀相撞,響徹全場。
全場無有一人知道李忘塵並未被廢去武功,包括段譽本人也對北冥神功一知半解,稀裏糊塗,但此刻李忘塵卻模仿著兆秋息一般無二的做法,並且比他隱藏更深。
他們所用的力量大致相同,其實並非常人水平,而是比常人稍強,乃是彼此感應之後,互相確定的一個範疇。
相似的力量一撞,兩人在眨眼間不約而同地變化勁力,兩柄刀隻在十分之一個呼吸內刀鋒對撞,隨後以刀麵摩擦,火花在刀麵之上炸裂開來。
李忘塵倏然一下後拉,牽扯兆秋息的力量。
兆秋息立刻手中霹靂給李忘塵長刀粘著的感覺,這一下李忘塵一拉,離開身體前傾,跌跌撞撞。隻覺得自己麵對的是一朵白雲,斬過去的霹靂再是剛猛,洞穿了白雲又如何,白雲一舒一卷,仍是往常般逍遙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