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就是越緊迫,越關鍵的時候,人反而會迸發出一些奇特的靈感。
李忘塵將事情的來龍去脈捋了一次。
這一次甜山之戰從一開始就和從前絕對不同,任我行也好、原隨雲也好、邀月憐星也好、鳩摩智也好,他們都以毋庸置疑的強者之姿壓倒在李忘塵的心頭,但李忘塵至少能以前知能力提前布局、聯合同伴,總能做點什麼事情。
彼時他總是做出在常人看來無端的行為,其實內有深意,別人隻當他是化腐朽為神奇的神仙,或是能為無米之炊的巧婦,神秘莫測的行為總能起到絕妙效果,好像世上一切事情都難不倒他,殊不知他是開了情報掛。
但隨著實力越高,這樣來自於上天的優待將會越來越少,直至不複存在。
一方麵是敵人的等級拉高,這個高武化的世界會將原作一些戰力上的對比拉大,對判斷有害無益。
原作中的鳩摩智再強也敵不過千人軍隊,但這個世界的鳩摩智一記火焰刀能在戰場席卷上百人,若無同級高手製衡,大殺特殺起來一上午可殲敵數萬,若以此代彼,無疑會成為笑柄。
第二方麵是李忘塵所造成的蝴蝶效應已產生波瀾,加之原本就存在多個勢力構成的錯綜複雜局麵,變量太多也太複雜。
李忘塵僅能確定某些不可更改的根本,卻無法明了具體細節,正如郭靖來自於蒙古,但他在蒙古的經曆和此前所知大相徑庭,同樣是令他再無法盡知情報的棘手貨色。
綜合考量下來的結果,呈現於李忘塵現在所麵臨的局麵,已無法用穿越者的超然姿態去麵對,他不再是下棋者,而是一枚棋子,他無法掌控全局,反而聽從諸葛正我的命令。
他做出判斷的依據,不再是前世所知、妄加揣測,而是通過自己看到的、聽到的、了解到的東西。
這象征著李忘塵將從雲端落到現實,但他沒有不服,坦然接受。
上天已給了他太多太多,他到了這世界尚未一年,已經曆如此精彩紛呈的一切,還能有什麼不滿足的呢?
這畢竟是個真實的世界,而不是隻給他一個人玩的遊戲。
所以他麵臨蔡京這個神秘莫測的家夥,也覺得無從下手。他不知道蔡京的武功有多高,他不知道蔡京到底和多少勢力有關係,他甚至不知道蔡京的目的是什麼。
他不知道的東西太多太多,這也是應該的,他才來臨安府不到兩個月,而臨安府維持如今的局勢卻已有七八年。
李忘塵憑什麼能用自己的微弱力量,去動搖這樣一個龐然大物?
既然不知道,那就隻有放棄。
放棄不代表退卻,有時候是以退為進,李忘塵不是孤膽英雄,他心中有個詞彙叫做同誌,這詞彙在很多時候被人曲解,幸好在這個時代絕對無人會這麼想。
它還保留著起碼的榮譽和光芒。
諸葛正我就是李忘塵的同誌。
李忘塵不了解的他了解,李忘塵不明白的他明白,李忘塵做不到的事情他能做。
但李忘塵提出來的仇統之法,也是他從未想到,從未敢做的。
李忘塵缺乏力量與沉澱,而他缺乏李忘塵的激情與想法。
他很欣慰能從李忘塵身上看到年輕人的可能,李忘塵也很高興這世上畢竟還有高個子能頂得住天塌。
兩人一拍即合。
所以李忘塵甘願成為棋子之一,並相信這局棋的執棋人。
越是這樣,他反而越有一種戰鬥的心態。
其實從前的李忘塵一直想得太多,鮮有在戰鬥中完成突破明悟的時候,他是那種腦子靈便而心意難以凝聚的人,與郭靖段譽王小石郭大路等人是一個標準下的兩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