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四章 江離的過去(2 / 2)

江離成績優異,考上了一個好大學,而他所選擇的專業,自然是法學。

法學科目眾多,有刑法學、民法學、國際法學、法理學等等。

江離上的第一節課,正是法理學。

法理學,即法律的原理,是一門具有濃厚理論色彩的學科。

法理學老師登上講台,不急不緩的拋出一個問題:“同學們,你們知道法律追求的是什麼嗎?”

法律追求的是什麼?

這個問題引起新生的討論,他們大多數人選擇法學,並非是喜歡法學,而是選擇專業的時候不知道選擇什麼,覺得法學前景好,便選擇了法學。

而法學知識,他們一竅不通。

江離雖然學過法律,但學的都是法律條文,從來沒有想過法律到底是因何誕生,其背後的含義又是什麼。

對啊,法律到底在追求什麼?

見新生不會這個問題,法理學老師微微一笑,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他很快就公布答案。

“法律所追求的,是永恒的公平和正義。”

“自古以來,法律不停的在變化,正是因為人們對於公平正義的內涵不斷發生變化而變化。”

“直至今日,我們公平正義到底是什麼意思,依舊沒有一個確定的答案。”

“或許在你們今後的人生中,能找到答案。”

江離聞言,身軀一震。

老師又繼續說道:“以權謀私,中飽私囊,任人唯親,絕非公正之舉。”

“身為法律人,我希望你們今後步入各自的崗位以後,不要忘記法律的初衷和你們的本心。”

開場白說完,老師開始正式講課:“在古代,人們設想過一種可能,希望出現一名‘哲學王’,哲學王位於權力頂峰,可以把現實的社會改造成理想中的社會,不過這隻是假說,哲學王從未出現過……”

大學四年結束,江離被法理學吸引,選擇深造,考上了法理學碩士和法理學博士。

碩士和博士期間,他學習古今中外各種法學理論,任何理論都是倒背如流,博導對他的學習能力讚不絕口,認為他必然可以成為法理學界的權威。

江離通過畢業答辯後,博導希望他在校留任教書,他卻要將理論付諸於實踐,選擇了工作,伸張公平正義。

博導本想阻攔,不過和江離交流幾句以後,發現江離意誌堅定,根本勸不動。

博導歎了口氣,說道:“你這個人看似嘻嘻哈哈,沒個正形,其實你的原則很強,棱角分明,誰都無法撼動。”

“謝謝老師誇獎。”江離不好意思的摸著頭說道。

“我不是在誇你,你這個性格到了工作中,會吃大虧的。有些事情你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別人怎麼做你就學著怎麼做,不要特立獨行,也不要把對與錯分的那麼清楚。”

“你或許是對的,但對的事情不一定要做,這會影響你的發展。”

江離不解:“為什麼?對就是對,錯就是錯,為什麼不要分清楚?我知道這是對的,當然要去做。”

博導搖頭說道:“以後你就懂了。”

江離如願以償的參加工作,成為一名法律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