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千裏天山
“千裏天山冰雪漫,英雄氣浩然。萬裏征程,孤軍三千。轉戰千裏,誰人識,橫眉怒喝劍氣寒。血凝淚咽誌猶在,兵敗身裂問蒼天。”
這一闋《玉門引》詞所說的是漢朝時的一位將軍李照膽。武帝征和三年,李照膽將軍隨貳師將軍李廣利出擊匈奴,貳師將軍渡郅居水,兵敗被俘,降與匈奴。李照旦將軍與匈奴連轉戰千裏,後來被逼進天山回風穀,力戰數日,終因糧草耗盡,弓弩盡失,兵敗自刎而死。隻因年代久遠,所以隱於青史之後不為人們所知曉。
此時的天山,已經進入了深秋,天空飄落下細碎的雪花,在嘶叫著的冷風起舞。一條狹長的山穀中,有一片林子,林子中大約一千來號人馬,看這些人衣甲殘亂,臉上汙穢不堪,顯是剛剛經過一場惡戰。當中一杆殘破的旗子,在北風中飄擺著,上麵鬥大的一個‘漢’不時發出嗚嗚的聲音。見一塊大青石旁,一個漢子垂手立在那裏,如一座巍峨的大山,待在那裏眼睛一眨也不眨,不知在思索什麼。他蓬亂著頭發,麵色顯得有些陰暗,眼睛裏透著血絲,一縷青須飄在胸前,腰掛一柄長劍,劍鞘卻不知丟在哪裏了。他任憑天空飄落下的雪片爬滿了頭發,卻並不去理會,隻靜靜的望著天空入神,此人就是大漢的平胡將軍李照旦。
正這時見一名副將到了李照旦近前,上前行了軍禮道:“將軍。”李照膽聽見聲音轉過身來,幹咳了兩聲開口道:“冷兄弟,弟兄們怎麼樣了?”姓冷的回答道:“將軍我們出關時的三千人馬,已隻剩下一千多人了,箭矢已盡了,糧草也所剩無幾,又與趙將軍斷了聯係,兄弟們也已奔波千餘裏,和匈奴交戰七十餘次,實在是筋疲力盡,明日一戰隻怕……”說完長歎了口氣。李照膽長出一口氣道:“想我十六從戎,至今日已有十八載。不料有今日之敗。”說完一聲唉歎。姓冷的道:“將軍不必心灰意冷,何不乘今夜右賢王疏預防犯之時,由卑職引開胡兵,將軍與夫人向南突圍出去。冷某萬死不足惜,隻要將軍能夠平安,在下就是拚了這條命也值了。”
李照膽苦笑一下,搖了搖頭道:“冷兄弟,李某知道兄弟好意,可是大丈夫生於天地間,當頂天立地,無愧於心,一死又有何懼,如果我李照旦如果獨自逃生,怎對的起與我出生入死十餘年的眾位兄弟,李某豈不成了不義之人,受世人唾罵。”姓冷的道:“將軍,我們出關以三千精騎,與匈奴八萬對敵,輾轉千裏,早已威震匈奴。今日雖敗,但若圖圍歸漢日後,積發奮誌,卷土重來,再替我們報仇,也不失大丈夫所為。”李照膽道:“今日隻有一死相拚,決無貪生之念,千山兄弟不要再勸我了。”冷千山見此一聲幽歎,搖了搖頭。隻聽李照膽朗朗道:“明日一戰,唯有以身殉國,吩咐弟兄們到我帳前聽令。”冷千山道:“是。”轉身下去傳令。
正這時見一婦人朝李照旦這邊走了過來。她一身戎裝,頭發豎在頭頂,滿臉秀氣,清澈的雙哞,如白色的菊花,不十分的嬌豔,但有一種淡雅的神韻。她懷裏抱著一剛滿月的嬰孩,來到李照膽近前,柔聲道:“夫君。”李照膽見夫人到了近前關切道:“外麵下雪呢!你們怎麼不待在帳裏?”李夫人道:“我過來看看你。”李照膽嗯了一聲,伸手將孩子抱了過來。見孩子看著自己,嗬嗬的笑著,心裏不由陣陣酸痛,含在眼中的淚落了下來。李照旦望著夫人哽噎道:“秋華,我對不起你和孩子,這些年你隨我東征西討,風餐雨露,卻連累你們與我一起受此劫難。”楊秋華雙眼含淚道:“李郎,我自嫁與你,隻盼生能相守,死能同穴。”
不多時眾人都到了近前,冷千山上前道:“將軍,眾兵將已到,請將軍示下。”李照膽環視了一下眾兵將道:“各位都是我一同出生入死的好兄弟,明日生死難料,但是為國為民,戰死沙場,也是死得其所。”李照膽頓了頓轉身道:“拿酒來,今日我們,喝個痛快。”眾人高呼“好,好。”
有人將酒拿了上來,眾人皆自摘下頭盔做酒器,將酒倒上。李照膽將酒高高舉起朗聲道:“兄弟們幹。”眾人將酒一飲而盡,皆開懷大笑。
楊秋華也拿過酒具道:“嫂子本是不飲酒的,但今日不同往日,在此敬各位兄弟一杯。”說完昂頭一飲而盡。李照旦道:“添酒。”楊秋華急忙上前將酒添上。李照旦朗聲道:“兄弟們,來,幹。”眾人又將一碗酒幹了。李照膽道:“今日痛快,不如本將軍歌一曲以祝酒興,如何?。”眾人道:“好。”李照膽唱道:“徑萬裏兮度幕沙,為君將兮奮匈奴,”眾人擊劍相和,也唱道:“路究絕兮矢刃催。”唱的正是李陵的《別詩》,此時此景恰與李陵被俘時的情景頗有幾分相似,聲調淒切悲涼高亢,眾人不緊神色黯然。聽李照膽又唱道:“士眾滅兮名已潰,秋風淒冷無歸。”一曲唱罷,悲憤滿腔,蕩氣回腸,眾將士唱到此處,紛紛落下淚來。
正這時忽聽山穀兩側號角響起,眾人一驚,李照膽哈哈大笑,道:“胡兒又來送死。”傳令道:“起鼓迎敵。”一會一陣急促的鼓聲響起,眾將士將兵刃亮了出,準備迎敵。楊秋華抱著孩子,見孩子已經熟睡著,周圍的鼓聲也沒能將他驚醒。轉頭道:“夫君我們一死沒什麼,可我們的孩子才滿月呢!”李照膽上前看了看孩子淚滑了下來,哀歎一聲道:“也許是天意,這孩子來得不是時候。”眾人聽此皆自沉默不語。冷千山上前做楫道:“將軍,卑職願舍了這一條命,將夫人和侄兒一起送出穀去。”李照膽道:“這怎對得起眾兄弟。”冷千山急道:“將軍,不要再猶豫了,不然就來不及了。”眾將士都上前道:“將軍,你就答應兄弟們吧!隻要將軍有後,就會為我們報仇雪恨,我們死也瞑目了。”李照膽見此蒼然道:“千山兄弟。”冷千山道:“將軍,快下令吧!”李照膽將頭扭了過去,點了點頭道:“去吧。”李照膽衝楊秋華道:“秋華你隨冷兄弟出穀去吧!,我李家隻有雪兒一脈,若能逃出,日後盼他能夠續我之誌,保家衛國,灑血疆場做個頂天立地的漢子。”
楊秋華向後倒退了兩步,目光黯淡淒淒道:“不,我不走,你我就是死我也要在一起。”李照膽道:“秋華,你還是隨冷兄弟走吧,何苦與我一同白白送死。”楊秋華又一陣搖頭喃喃道:“不,我不走,自嫁給你的那一刻,就注定一生一世我也不會離開你,是生是死都在一起。你不要逼我,否則我立刻死在你麵前。”說著已將匕首握在手中,向脖子上抹去,立刻滲出了鮮血。李映雪驚道:“秋華你……你這是何苦呢!好,我答應你。”楊秋華頓時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冷千山深知將軍和夫人之間的情意,知道夫人絕不會獨自逃生。歎了一口氣,轉身叫了幾個身手好的漢子。安置妥當,轉身衝李照旦一抱拳道:“將軍,我帶侄兒走了。”來到楊秋華麵前,抱過孩子。幾個人飛身上了馬,一路直奔南麵山穀飛馳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