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不能置之不理(1 / 2)

大唐這兩年很艱難,從出兵滅百濟國後便很艱難。

一場戰爭消耗太大了,不僅是將士的傷亡撫恤,國庫龐大的支出更是像一個無底洞。

一旦開戰,無數的糧草軍械便扔進了無底洞裏,前方將士每天人吃馬嚼的,國庫的消耗量幾乎以時辰來計算。

遇到風調雨順的年景還好,能多攢點家底,若遇到天災之年,一場大戰幾乎能讓國家處於破產的邊緣。

如今的李治就遇到這個情況。

吐蕃進犯吐穀渾,換了別的年頭,朝堂上根本不會有別的聲音,一個字,幹就完了。

然而這一次,朝堂上出現了兩種聲音,另一派也不是不讚成打,而是他們更有理智,他們知道一旦跟吐蕃打起來了,無數的人命和錢糧就要不停地往這個無底洞裏扔。

啟戰容易,何時停戰可就不是大唐說了算。

再說,吐穀渾也不是什麼鐵杆藩屬國。

在成為大唐的藩屬國之前,吐穀渾與中原王朝時戰時和,中原王朝孱弱時,吐穀渾順勢入寇,中原王朝強大時,吐穀渾腆著臉俯首稱臣。

隋朝開皇年間,吐穀渾多次襲擾中原邊境,隋煬帝忍無可忍,遣大軍征伐,一場大戰死傷無數,效果卻不大,沒多久就被吐穀渾可汗伏允收複了失地。

貞觀八年,吐穀渾終於遇到了硬骨頭,以李世民的脾氣可不會慣著伏允,於是遣左驍衛大將軍段誌玄西征。

這一次將吐穀渾打得徹底沒了脾氣,伏允被段誌玄打得節節敗退,一直退到青海湖不敢回去。

同年,大唐戰神李靖,加上曾經滅突厥的老班底侯君集,李道宗,薛萬均,契苾何力,李大亮等名將,在李世民的旨意下,眾將合起夥來狠狠揍了吐穀渾一頓,殺得吐穀渾境內日月無光。

說實話,大唐這等名將陣容合起夥來揍伏允,伏允但凡稍有感恩之心都應該跪地感謝大自然的饋贈,大唐揍DONG突厥的時候都沒動用過如此豪華的陣容。

世界杯冠軍隊揍國足也不過如此了吧,手拿把掐了。

大唐最終的戰果,斬殺吐穀渾軍隊十餘萬,繳獲牲畜牛羊數十萬頭,吐穀渾可汗伏允兵敗自縊,其子伏順投降唐軍,被李世民冊封為新可汗。

從此吐穀渾徹底歸心,成為大唐的藩屬。

吐穀渾王族皆是鮮卑族,以“慕容”為姓。如今吐穀渾的可汗名叫諾曷缽,還有個漢名叫“慕容忠烈”。

金庸先生的著作《天龍八部》裏,那位一心複國的公子慕容複,機關算盡,最後落得個瘋癲的下場。

慕容複想要複的國是“大燕”,國名當然是虛構,但慕容複這個人物和事件還是經過考證的,慕容複其實就是吐穀渾王族的後代,他要複的國便是吐穀渾汗國。

如今吐蕃大軍在邊境蠢蠢欲動,吐穀渾可汗諾曷缽被嚇得魂不守舍,大概率將會成為吐穀渾的末代可汗,家族的罪人,內心滋味不言而喻。

將整件事述說過後,李治盯著李欽載的臉,想知道他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