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後最終還是含蓄地答應了這場交易。
是的,一次性的純粹交易,像一個落魄潦倒且半禿的中年男人,在一個無人注意他的夜晚,垂著頭走進了粉紅色小燈的洗頭房。
在裏麵待滿了神秘的九十分鍾後,神情氣爽地走出來,身後的一切全當沒發生過,以後誰也不認識誰。
李欽載想對武後表達的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幫你一次忙,大家互相結個善緣,關係最好別太複雜,保持純粹的互惠互利關係就好,什麼後黨黨羽,什麼培植勢力,那是你自己的事,與我並無關係。
就算你想一飛衝天,隻要你男人不反對,我沒話說,如果你男人抽你了,我也不過是個吃瓜的人。
收下這一貫錢後,李欽載開始認真琢磨如何提振皇後的威嚴這件事了。
這些年李欽載雖然盡量遠離朝堂,但生活裏來往的文臣武將都不少,當年李治身體抱恙,武後代為批閱奏疏這件事,實在惡心了太多人,導致如今的朝臣多少都對武後有些不滿。
真實的曆史上,武後為何能夠推動“二聖臨朝”,以及後來的稱帝,那是因為沒有李欽載這個變數。
若按真實的曆史軌跡,如今的李治病情已經比較重了,眩暈症越來越嚴重,武後代理朝政的同時,大肆在朝中安插黨羽,朝堂勢力正是瘋狂擴張之時。
以至於李治死後沒多久,武後假模假樣當了幾年太後,隨即索性桌子一掀,黃袍一披,老娘要當皇帝,老娘不裝了。
支持她這麼做的底氣,就是她確信朝中大半已是她的黨羽,她有這個實力掀桌子。
可是有了李欽載的大唐,曆史軌跡被他生生掰彎了。
李治的舊疾被李欽載的偏方治好了,身體無恙的天子,自然再也容不得外人染指皇權,武後從此隻能是皇後,不能越雷池半步。
不僅如此,李義府等後黨黨羽被猝不及防地剪除,早年代批奏疏的事在朝臣們心中又落下了案底,如今的武後在朝臣們心中的風評委實不佳。
當然,表麵上的君臣之禮並無異常,武後陪著李治出席重大的活動時,聽到的也是一片山呼。
可是實際上朝臣們心中的皇後,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分量。
原因很複雜,不僅僅是當年代批奏疏的事。
後來的毒殺魏國夫人,以及全力推行科舉等等,都給武後這個皇後的形象狠狠抹了一把又一把的黑。
朝堂上的臣子大多數仍與世家門閥有些牽連,親緣也好,利益也好,不得不承認的是,李治還需要世家門閥幫他治國。
朝中盡是門閥之臣,對一心想挖門閥牆角的武後自然沒什麼好印象,這也是楊弘武等人為何繞過武後,向天子聯名上疏選秀的原因。
一則是故意惡心一下武後,二則是,希望通過選秀在宮裏安插幾位世家女,與武後爭寵,最好能像武後對付王皇後一樣,把她這個皇後也扳倒,讓多年備受打壓的世家門閥緩一口氣。
失敗了也沒關係,不過是幾個女人的生死而已。
不得不佩服的是,武後的政治嗅覺很靈敏,僅隻通過楊弘武等人上疏選秀這件事,她便敏感地察覺到不同尋常,於是立馬采取了行動,而且行動的方向很正確,她選擇向李欽載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