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論功行賞,封王封侯(1 / 3)

劉邦定都長安後,興趣盎然的招施工隊施工,裝備打地基蓋房子,本來蓋房子娶媳婦生兒子是件高興的事,但樂極容易生悲,沒高興多久,煩心事一樁接著一樁,先是曾經在一個戰壕裏麵摸爬滾打的頭號大謀士張良要辭職,劉邦曾在洛陽南宮評價他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裏之外,吾不如子房。這麼一位牛人,剛開始享受榮華富貴的時候,卻要離他而去,多次向劉邦告病,說自己跟隨領導這麼多年,推翻了秦朝,家仇也報了,領導您給我高官厚祿,榮華富貴,我深表感謝,自己由於常年征戰,饑一頓飽一頓,腸胃不好,身體也不好,要學道家養生之道,爭取再活他個五百年,決定雲遊四方,想要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張良絕對是個高人,熟讀史書,明白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的道理,急流勇退才是最明知的選擇。劉邦雖有不舍,但強扭的瓜不甜,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當然,劉邦還是要挽留一下的,比如讓他再考慮考慮,不能員工一打辭職報告,就馬上批準,這讓員工多寒心。

劉老板眼看著施工圖紙變成一座座實體,越發滿意,看來蓋房子和打仗一樣,前期的可行性研究是很有必要的。高興勁還沒過多久,又得到一個極為重要的情報,這種情報來源有兩種,一是韓信功勞這麼大,權位這麼高,肯定會有人嫉妒,見不得別人好是大多數人的本性,二是劉邦在他身邊安插了間諜,人防的往往是比自己厲害的人,但往往吃那些認為不如自己的人的虧。劉邦除了誇張良那句話之外,還有一句誇韓信的話: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在楚漢之爭中不占優勢的劉邦,在蕭何的建議下,拜韓信為大將軍,他給劉邦分析了楚漢雙方的形勢,舉兵東向,三秦可以奪取。他率軍出陳倉、定三秦、擒魏、破代、滅趙、降燕、伐齊,直至垓下全殲楚軍,無一敗績,天下莫敢與之相爭,可以說韓信為劉邦建立漢朝立下汗馬功勞,當時若取而代之,也不是沒有可能。

這個重要的情報就是項羽曾經的手下鍾離眜投靠了韓信,這哥們也是一員猛將,戰場上多次打的劉邦抱頭鼠竄,在當時的項羽集團裏麵,他和韓信是好朋友,有著英雄惜英雄,相見恨晚的交情,他曾經力薦韓信給項羽,他知道韓信的軍事才能絕對在自己之上,建議提拔重用韓信,也可能是把韓信誇的太厲害了,引起項羽的嫉妒,當男人有了嫉妒之心,也不一定比女人的嫉妒心差,畢竟韓信當時隻是一個小嘍囉,項羽是看不上的,連機會都不給他,沒有提拔重用,項羽向來是剛愎自用,認為自己才是天下第一,最後事雖然沒有辦成,韓信由於施展不開手腳,於是跳槽去了劉老板集團,但韓信還是很感激鍾離眜,恨的是老板不重用提拔他,所以鍾離眜落難來投靠他,於情於理,韓信都不能拒之門外。

一般當大領導的都有很多相似之處,尤其是對跳槽來的員工,感覺人品多少有點問題,不能隨便重用,劉老板一開始也不重用韓信,韓信鬱鬱寡歡,又有了辭職的念頭,但蕭何對韓信頗為推崇,蕭何不愧是劉邦的秘書長皆後勤部部長,不僅運輸物資得力,識人也有一套本領,他和韓信多次交談,發現韓信絕非池中之物,如不委以重任,辭職是遲早的事,得替領導留下這個人才。當時,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實為排擠到漢中),劉邦從長安到達南鄭,一路上就有數十位將領逃亡。蕭何也跟韓信許諾了,要推薦他給領導,但韓信左等右等一直沒消息,估計蕭何也多次舉薦自己而劉邦不想用,於是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韓信逃走了。蕭何聽說韓信逃走,來不及向劉邦報告便去追趕韓信。月下追韓信由此而來,想想當時的場景,蕭何得有多大壓力,萬一被追上,領導以為他要叛逃,而他作為劉邦集團裏麵的核心人物,知道的秘密太多了,領導要滅他口怎麼辦?軍中有人向劉邦報告“蕭何逃跑了,請示怎麼辦,殺不殺。劉邦果然大怒,萬一他投靠敵人,這豈不是如失左右手。還好劉邦沒派人向蕭何放冷箭,要不射死的不是蕭何,而是他自己的江山,按拍電視劇的邏輯,月下追韓信這集就劇終了。

隔了兩天,蕭何回來見劉邦,劉邦又是生氣又是喜歡,罵道:“你逃跑,是為什麼呀?我對你也不薄。”蕭何答道:“我哪不敢逃跑,我是追逃跑的人,這兩天是給領導您招聘人才去了。”劉邦問道:”你把誰追回來了?”蕭何說:“韓信啊,絕對是個軍事人才。”劉邦又罵道:“我以為是誰,原來是他,將軍跑掉的好幾十個,你都沒有追,倒去追韓信,至於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蕭何說:“那些軍官是很容易得到的,匹夫之勇的人,有的是,像韓信這樣的有謀略的人才,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個來的。大王假如隻想做個漢中王,當然用不上他,假如要想爭奪天下,韓信是不二人選,您到底是想當一方諸侯還是當皇帝呢。”劉邦說:“肯定是當皇帝呀,不然我為啥這麼拚命打天下。”蕭何說:“大王如果決計打回東方去,一定要提拔重用韓信,他就會留下來,假如不能重用他,韓信終究還是要跑掉的。”劉邦說:“我看你的麵子,你這麼器重他,我就派他做個將軍吧。”蕭何說:“即使讓他做將軍,韓信也一定不肯留下來的。”劉邦說:“那怎麼著,還能讓他做大將嗎?跟隨我征戰多年的兄弟們我都沒封大將,他一個外來戶,不能這麼幹。”蕭何說:“一定要拜他為大將,不然還是留不住,您當皇帝的夢想也難以實現,為了皇帝夢,聽我的沒錯。”

劉邦思索良久,為了皇帝夢,終於同意了拜韓信為大將。蕭何說:“大王一向不拘泥於細節(言外之意就是你是個簡單粗暴的人,胡話張嘴就來),如果任命一位大將,像小孩子玩過家家一樣,那豈不是如同兒戲一樣,拜大將一定要有儀式感。如果誠心拜他做大將,就該揀個黃道吉日,自己事先齋戒,搭一座高壇,召開全員會議,至少也得連排級幹部參會,按照任命大將的儀式辦理,那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