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日這天,離城門口比較近的王大娘早起,從井裏邊給廚房裏打滿水,取出窖裏的蔬菜,準備給兒孫們做早飯。
門外邊突然馬蹄聲飛揚,嚇得她扔了手裏的家夥拾,把自個的兒孫喊起來,讓他們進去地窖裏邊。
一家人著急忙慌的往地窖裏邊躲,慌亂中小孫子的兩隻新靴子都掉沒了。
“娘,這也沒動靜啊。”
大兒子一臉鬱悶的瞅著他娘,家裏邊吃的剩的不多,好說歹說,跟東家說好讓他今個去做工的。
“娘耳朵好使著呢,救了你你還不謝謝娘。”
大兒媳是個乖覺的,看著老太太眼淚要落下來,一邊哄著老太太溫聲細語的安慰著,一邊使勁給自己丈夫打著眼色。
“我也不是這個意思,娘。”
老大見到母親垂著頭,側臉處的眼角紅潤著,老人還不住的用衣袖撫著眼睛,蔫聲的道歉。
“現在也沒動靜了,海子,你出去看看。”
老大媳婦哄著老人家,還一邊留意著外邊的動靜,老二一家在海寇來臨前說要去外地做生意,他們走了不久,海寇就來了,老大媳婦懷疑那個心眼多的二弟可能事先得了風聲,卻不跟自己家講。
“我去看看,你照顧好娘。”
王海惦記著今日的做工,趕忙的就出去了,在外麵呆了會,又爬上自家的房頂,看見鄰居家的煙囪裏冒著煙,都在準備早飯,也沒有什麼動向,看來是沒發現海寇的跡象,就進去把老娘與妻兒接了出來。
“我說,主子,城裏的人怎麼這麼膽小。”
躲在另一側屋簷處觀察的青雲從房頂上落下來,去清風客棧講給如瀾。
“頭頂懸著一把快要落下的劍,百姓們自己都把自己嚇成驚弓之鳥了。”
如瀾拿過桌上的一個包子,吃了兩口又放下了。
“主子,不是說民眾暴動,怎麼一路上沒見到呢。”
青雲跟著師傅們幼時見過一次民眾暴動,大街上烏泱泱的全是人,根本分辨不清誰是誰,師傅們怕她被攪和進去,拎著衣領,帶著她落在高處,看著百姓們推嚷叫嚷著,闖進貪官的屋子,砸了他的金玉樓閣,布置精美的珍藏閣,風景秀麗的園林。
麵對如此平靜的街道,青雲眼裏不解道。
“暴動過了就回去躲風聲了,哪能一直在街上,等著被府衙抓進大牢麼。”
“可是,既然民眾反抗了,應該有首領才是,我們一路上過來,駐守的士兵也沒見過幾個。”
“他們不見得占領了城池,也許藏匿在城內,也許駐紮在城外,來一個甕中捉鱉。”
“啊。”
似乎不解,普通的民眾也有此智慧,青雲的眉頭深深擰著,麵色凝重的看著如瀾。
“都是我瞎猜的,你手上提著翠鸞,誰敢進你的身,放心。”
進城後,將軍一言不發,找到一個客棧,安頓好她們,自己就出了門。
如瀾見他並不焦急,也不慌亂,安穩的坐著等消息。
“主子,主子。”
如瀾坐著撐著腦袋,睫毛刷在眼瞼上,似乎要睡過去,朦朧中有個人影一直在叫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