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節 伏石夢(1 / 3)

人有百慧,難免一誤.行進中的這些個老江湖全都隻注意到腳下和身邊周圍,卻偏偏疏忽了頭頂上方的情況。而最不應該有這種疏忽的應該是魯一棄,也許是因為仙臍湖邊的廝殺和“陰世更道”的壓力,讓他忘記了最開始時是什麼原因導致他決定不走歸界山的。

歸界山上幾座略帶傾斜的山峰,像隨時會拍下的手掌一樣。就在魯一棄他們慢慢朝前行進的時候,“手掌”中有個手指的最上一節微微動了。是的!山峰頂的黑色巨石,黑色巨石的峰頂,在微微動著。

朱瑱命沒有追著魯一棄腳跟梢兒也從歸界山中走,隻是讓大個子揚青幡帶人在後麵追逼著。而他自己卻是選擇的另一條路,那條路雖然繞得遠些,但他相信自己肯定會在魯一棄他們前麵到達正西大道,他完全來得及在前麵再次組織人馬阻截撲殺這群魯家高手。而且自己利用這段時間,用朱家高人配置的秘藥調理一下自己,說不定到時還有機會與魯一棄這年輕人真正地交一下手。當然,這必須有個前提,就是魯一棄他們要能走出歸界山,逃過陰世間兩位老人的厲害手段。

就在魯一棄他們進入歸界山,踏上“陰世更道”兩個時辰左右,識寶靈童帶薩滿打扮的祭魂師和三輛大車也趕到了仙臍湖邊的草穀口。其中兩輛大車上滿匝匝地坐著人,不像人的人,那是被祭魂師控製的失魂落魄的殺手。還有一輛大車上裝的除了祭魂師常使的器物用品外,還裝了好些鳥籠、蛇罐、蟲盒一類物什。

到了草穀口,大車就沒法再往裏趕了,隻能另繞大路往前。於是識寶靈童和祭魂師用聽不懂的異域話商量了一番,祭魂師便從第三輛車上拉出一個十格鷹籠,從中放出五隻長白花喙鷹。花喙鷹振翅飛了一圈就又一排齊齊地落在了第三輛大車的車架上。而就在五隻鷹舒展羽翼的時候,祭魂師捧著一個金絲錦囊又唱又跳,拜天拜地。儀式結束,從囊中拿出一個個白色的小管子,係在鷹腳上。然後振雙臂一陣嘰裏呱啦地怪叫,五隻鷹便再次飛起,往歸界山方向而去,很快便消失在山影之後。

而在歸界山的西麵,通往藏地中心的大道上,幾個身著藏服的漢子正驅馬快速往東麵仙臍湖的方向趕過來。東起的旭日照在這些人黝黑的臉龐上,讓臉上流掛下的汗珠晶晶閃亮。這些人是墨家守護寶構的門人,接穆天歸手令前來接應魯一棄他們。穆天歸的墨門手令早在黃土坡上三丘墓得手後就發出了,但是藏地真的距離太遠了,道路又艱險難行。而且墨家後人接到手令後,開始隻是在準地兒周圍等侯。這幾日見情形變化,江湖異動,這才意識到可能是針對魯家人而為的,於是趕過來接迎。

最前麵的一個中年漢子雖然一身藏服,但打眼看就知道不是此處留守先人的後輩。的確如此,這是穆天歸的徒弟劉隻手,河南堯山人。河南堯山是墨門的發源地,也是劉姓的起源地。劉隻手江湖上人稱“留隻手”,也有稱作“六隻手”的,都是因為其製扣的技藝神鬼莫測。雖說製扣與設坎相比算作小技,但一個絕妙坎麵中要是沒有神鬼莫測的扣子落下,那麼最終的殺傷目的是無法實現的。劉隻手製作的“回抽刃扇門”和“醉仙凳”兩道扣子,就曾將朱門中州堂兩大護法和總堂六大高手盡數滅了。

本來穆天歸派遣劉隻手,是要他先期到此查探寶構的情況,掃清外圍朱門障扣,等魯一棄到來後啟寶鎮凶。但是他到達此地後卻發現,憑他所帶人手,再加上墨家祖先留守此地的後人們,根本無法做成這些事情。朱家在此地的力量已經發展得太大,不說其他的,就是天梯峰下的金頂喇嘛廟,他們想接近的機會都很少,更不要說進到裏麵查坎解扣了。

就在劉隻手不知該如何正確處理麵前的事情時,穆天歸的手令到了。告知魯家的一個絕頂高手魯一棄,帶人正往正西趕來,正西寶構之事全由這個年輕門長定奪。

接到手令的第二天,劉隻手和墨家其他人等都覺出不對勁來。朱家堂口變得忙亂,奔馬信使來往不斷。分布各處的“據巔堂”門眾,有大部分悄然間不知影蹤了。天梯峰下的金頂喇嘛廟從第二天下傍晚不再讓信徒香客進入。這些現象讓劉隻手意識到,朱家調動力量有很大可能是要對魯一棄他們進行阻截圍殺。於是他留下大部分人繼續在天梯峰下密切注意朱家動靜,自己則帶著幾個熟悉入藏路徑的高手往東來接迎。

“黑娃,瞧瞧該往哪邊走?”說是大道,其實隻是一片荒野中的車馬壓踏出的痕印而已。劉隻手知道,要想搶在朱家人之前把魯一棄他們接出,就絕不能順著這條痕印往前走,而是要走一條別人根本不知道的、更近更快的道路。

身後一個黑臉小夥子把馬往前趕了幾步,這小夥子看起來也就二十左右的年紀,但膚色黑中透亮,眼角嘴角都有些皺褶了。藏地的氣候和日照紫外線讓他過早地出現了不該有的老痕。

“你們看,血隼朝著那邊飛,那方向該是出什麼大事了。”黑娃的漢話很生硬,不過還是能清晰聽懂的。

劉隻手順著黑娃手指方向望去,三隻褐紅色的血隼正振翅搖翎往前飛著。血隼、雪豹、五彩狐都是藏地的特產,但存量已經極少。特別是這血隼,幾乎已經絕種,找遍整個藏地,恐怕也找不出超過十隻。血隼有個特長,能在百裏之外察覺到血腥和腐肉的味道,是何原因造就此特性,無從知曉。現在一下將三隻血鷹誘勾出來,那麼所去方向的血腥之事一定是個大場子。

“那方向是什麼地界?”劉隻手問。

“歸界山,仙臍湖。”

“你說什麼?歸界山!這魯家門長可不要轉到陰世路上去,那樣就凶多吉少了!”劉隻手一臉驚駭、滿懷焦急。

而此時,魯一棄他們不但走上了“陰世更道”,而且差不多已經走到有一半了。

“陰世更道”給人的無形壓力並不是持續的,特別是對這些久走江湖的高手們而言.剛開始也許會有胸悶、煩躁、透不過氣來的感覺,但在進入一段時間後,反會漸漸適應了。這就像從一個正常環境中突然進入到一個寒冷或者悶熱的環境裏,剛開始肯定不適應,但隻要待上一會兒,身體狀態調節過來後,也就和平常沒什麼兩樣了,最多是覺得沒有平常時那麼舒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