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隨著人潮,郎朗書聲中,昌明傑等人,眼前出現的,是一副千人求道的壯觀景象。
前麵,是一眼望不到邊的人頭,後方,晚到的鎮民,紛紛將孩童架於肩上,縱使大汗淋漓,猶自咬牙苦撐。
再後麵,幾名老儒蹦蹦跳跳,試圖看清堂上之人,奈何年老體衰,蹦得滿頭大汗,視線都無法越過前方,林立的人群。
這不是竺華采那幾位嗎?
昌明傑心中暗笑,趕緊上前,拉住幾人。
“諸位老先生,這是要幹嘛?”
竺華采氣喘籲籲,仍不死心,又蹦躂了幾下,這才無奈放棄,回頭道:“這都看不出來?當然是老朽幾人,想一睹堂上之人的風采!”
眼見竺華采幾人此等模樣,昌明傑更覺可笑,但,也忍不住對堂上之人,產生了些許興趣。
能讓這幾位大儒都感興趣,怕是堂上所講,頗為不俗。
細細一聽,卻是就連他這粗漢,都覺心神恍惚,沉浸其中。
“道,乃世間運行之規則,萬事、萬物,皆有其道!”
“儒家之道,為儒道,商人之道,為商道,為官之道,乃官道,為人子女,守孝道。”
“但,道,非一成不變,因時、因地、因人而異。”
“正如孝道,若親人飽受病痛折磨,明知其必死,該狠心送別免其苦難,還是盡力挽留,令其多受折磨?”
聽到這裏,昌明傑頓覺心痛欲裂,他雖無親人受病痛折磨,卻在戰場上,見過無數戰友,身負重傷,痛苦哀嚎。
依稀間,那一幕幕場景,近在眼前。
“明傑,殺了我!”
那是他初上戰場時,便一直跟隨的一位老兵,躺於血泊之中,腹部,有一大口。
老兵慌亂的將腸子塞回腹中,卻又滑溜溜的,從腹中流出,幾經反複,老兵終於放棄。
那一刻,昌明傑從他眼中,看到的,隻有恐懼,恐懼到,眼神剛和他接觸,那股恐懼,便透過眼神,蔓延至昌明傑全身。
“求求你,殺了我!”
老兵痛苦的哀求中,昌明傑緊閉雙眼,淚流如注,手起,刀落
“明傑,殺了我!”
又是同樣的話語,場景,卻是一座孤城。
這是他出生入死多年的兄弟,周圍,遍地屍骸。
“殺了我,明傑!”
兄弟奄奄一息,左眼已成空洞,身上,還有蛆蟲,在一道道恐怖的傷口上,扭動著身軀,爬來爬去。
他們已經被困三月,眼下,莫身負重傷的兄弟,就連他自己,都難逃一死。
“明傑,殺了我!”
兄弟一次次重複這句話,氣息,逐漸微弱。
昌明傑再次閉上雙眼,虎目含淚,手起,刀落,耳邊,卻傳來兄弟,解脫的聲音。
“明傑,謝謝你!”
場景再變,這次,是一個黑漆漆的山洞。
黑暗中,傳來一名少年,虛弱的聲音:“將軍,殺了我!”
此刻,山洞中,隻有他和這名少年。
這是一名新兵,年方十八,卻驍勇善戰,深得昌明傑喜愛,這才會帶他,潛入敵後,執行任務。
卻不料,被敵人察覺行蹤,藏匿於山洞之中,眼下,四過去,敵人仍將這座山林團團圍住,四處搜捕。
“將軍,殺了我!我知道,我活不了多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