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年12月20日,在這個經濟大蕭條的時期,無線電視台報道,珠峰投資斥資33億港幣,收購利豐集團旗下的所有地產業務,包括港城的七塊地皮,羊城的四個項目,其中有一個天宇廣場已經開建,另外一個住宅小區正在報建。
98年1月5日,無線新聞報道,珠峰集團老板,也是亞視的老板陳近峰,再次出手,以17.6億港幣的價格收購崇光百貨港城兩間,燕京店,江城店,屬於全買斷。
陳老板的大手筆立馬成了輿論焦點,一下子花了五十億港幣,人家都是金融危機,資產縮水嚴重,你這大手筆投資,你到底有多少錢?
緊跟著重爆消息傳來,珠峰集團竟然以17.33億港幣收購了東方日報,包含所有的發行渠道和固定資產在內。這個讓大家十分的吃驚,畢竟這是港城發行量最大的報紙,背後的勢力更是聞名東亞的麵粉大王馬家,他們也低頭了?
所有人不知道的是,陳峰用非常規手段收服了馬家,目的隻是讓他們同意出售東方日報,他要有自己的喉舌,要買就買發行量最大的,而且馬家兄弟都不是什麼好鳥,他也算是做了好事。
一時之間,年輕的陳大老板成了港城人民心目中最有錢的年輕人,很多人都在猜測他是什麼隱世家族唯一繼承人,要不然怎麼這麼年輕就有這麼多錢呢?陳凱雯真是一個幸運的女孩子,所有女孩子羨慕對象!因為她接受采訪的時候主動爆料,今年給了十億港幣家用,崇光百貨是作為訂婚禮物送給她的!
這也太誇張了吧?還沒結婚呢,重要的陳凱雯一個孩子沒生呢,陳峰就賞了她27.6億港幣了,以後要是生個兒子,我的天哪,要賞賜多少錢?
其實,作為亞洲金融中心的港城,在索羅斯發動對東南亞的金融戰爭之後,就注定成為決戰之地。打不下港城,索羅斯麵子上都過不去。所以索羅斯一邊在“料理”亞洲四小虎的同時,一邊就曾多次試探過港城。
1997年7月中旬,1998年1月和5月,港幣三次遭到大量投機性的拋售,港幣彙率受到衝擊,恒生指數和期貨市場指數下瀉4000多點,市場極度恐慌。西方輿論戲稱,港城已經成為國際投機家的提款機。
當時,金融管理局總裁任治鋼被輿論界戲稱“任一招”,意思是說,每每金融炒家殺將過來的時候,金管局唯一的一招就是提高利率,增加金融炒作的成本,維持聯係彙率。但這種辦法,本質上是飲鴆止渴,因為對於樓市的打擊太大。可以說,每抵禦一次投機進攻,港府就要吐一次血。
港城金融沙皇任治鋼,並非索羅斯的對手!
按照索羅斯等人的計劃,先在彙市上拋空港元,迫使金管局不得不采用扯高利率的老套子,利率抬高,股市勢必下跌,恒指期貨也會同步下滑。然後炒家便可在期貨市場以較低的價格沽空恒指期貸,彙市股市雙雙獲利,醉翁之意盡在恒指期貨。
1998年,8月,打著如意算盤的索羅斯,終於在幾次試探之後,按捺不住躁動的心,帶著最強的人馬和火力,卷土重來。誓要一戰終結港城!
在索羅斯布局最終一戰的同時,特區政府也在苦苦思索還擊之道。時任金融局官員分析,在連番攻擊之下,港城已經“大勢已去”,如果港府不采取行動,恒生指數將很快直線暴跌到4000點,銀行貸款利息將居於曆史最高位,港城很可能在5天之內“斷氣”!
有一定經濟學知識的朋友應該知道,港城采用的是聯係彙率製度,是以7.8:1的比率釘死美元的彙率製度。當時放在港府麵前的選擇不多,一是實施外彙管製,二是宣布港元兌美元的聯係彙率脫鉤。
你或許會問,政府為什麼不幹脆宣布放棄聯係彙率?曾權在很多年以後的一封書信中回答了這個問題:“在這個時候脫鉤隻會令港人一夜之間對港元信心盡失。更會令股市樓市再度急瀉,利率飆升,經濟環境進一步惡化,即使長遠來說,也未必是港人之福。”
強硬的曾權,不想放棄聯係彙率,苟且偷生,於是經過艱難的抉擇,曾權做出了一個永載史冊的決定:與其讓港城人民的財富落入投機家手中,還不如政府入市,調用外彙儲備,放手一搏。
隨後曾權和任治鋼將這一想法,彙報給了上級。事已至此,曾權心裏很清楚,拿港城人民的血汗錢來搏,贏了還好;萬一輸了,別說引咎辭職,他們幾個就是以死謝罪都是輕的。但是擺在他們麵前的,已經沒有其他的路好走。那一晚,曾權哭了一整晚,有些時候,曆史,就是需要一些人,去做一些艱難的決定。雙方的最終對決,如期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