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一點,賈詡是百思不得其解!
但是麵對著賈詡那充滿求知欲的目光,曹昂卻隻是笑笑,並不做過多解釋。
事實上,曹昂之所以選擇不與當地最為強大的世家大族們合作。
其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曹昂不想被他們拿捏住。
在三國原有的曆史走向中。
曹丕為了篡漢建魏,為了得到世家們的支持。
曹丕就給了世家許多的特權。
不僅如此,曹丕還開創了“九品中正製”這個自掘墳墓的選官製度。
以至於讓曹魏的自從曹操-死後,再無優秀的寒門人才出現。
而曹魏,最終也被世家的代表,司馬氏所取代。
自曹魏之後,統治者們非但沒有吸取曹魏滅亡的教訓。
相反,世家們因為兩次壓對寶,從而走上了世家幹政的黃金時期。
如東晉時期,竟然出現了“王與馬,共下”的局麵。
什麼意思?
直白點,就是世家們已經不滿足於在背後操縱風雲,而是直接站到台麵上來,把持朝政。
理直氣壯的和皇帝平分權力。
而到了隋唐時期,那就更離譜了。
以獨孤家族為首的關隴貴族們,見隋煬帝楊廣竟然敢不聽自己等人的話。
妄自開創科舉製度,損害了自己等人的利益。
這些世家們一合計,索性直接把隋朝幹翻,推舉李淵為代表,建立李唐,來繼續維護他們的利益。
縱觀李唐一朝,雖然科舉之風盛行,但是世家大族們非但沒有被打壓。
反而是形成了五姓七宗這樣的局麵。
即便是皇帝,也以能和這些家族聯姻為榮。
而這一切的開端,就是因為曹丕當初為了迫切的當皇帝而與世家們妥協的結果。
想到了這裏,曹昂覺得,自己下次回許昌之時,有必要再教育教育曹丕。
讓他深刻的感受一下來自兄長的關愛。
……
要知道,曹操執掌大權期間,那可是唯才是舉。
手下即有荀彧、荀攸這樣的世家子弟。
也有郭嘉、程昱、典韋、龐德、張遼、張郃、徐晃這樣出身寒門,但卻有大才之人。
而且,曹操在位期間,曾多次打壓世家勢力。
其目的,就是為了鞏固中央集權。
可是曹操剛死,曹丕這個帶孝子,就在司馬懿的唆使下,與世家妥協。
從而把曹操辛苦打下的江山,拱手讓給了司馬氏。
曹昂記得,在後世的部分影視劇裏。
胡亥與曹丕的扮演者,竟然是同一個人。
或許這個導演也覺得,曹丕的所作所為和胡亥一樣,都是敗家玩意兒!
……
而自己,既然穿越過來了。
並且穿越後的身份,還是曹孟德本該死去的嫡長子。
那麼曹昂就覺得,自己有必要,在這個時代,去改變點什麼。
即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少年熱血,也是為了讓漢族這個強大而又多災多難的民族。
能夠再一次迸發出時代的強音!
屹立於東亞,稱雄於四方!
想到了這裏,曹昂當即否決了賈詡的建議。
而另一邊。
當周非把自己的建議告訴汝南郡郡守之後。
郡守便連夜召集治下的讀書人,集-合所有的人力物力,終於在第二早上,寫了一張討賊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