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是擔心蔡中再次揍自己。

諸葛亮這一次的答案,要多簡潔有多簡潔,要多白話有多白話。

而蔡中,這次聽到了諸葛亮的計策之後,不禁眼前一亮。

同時看向諸葛亮的目光,此時也充滿了欣賞。

“這不就對了嗎,你要是早這麼,還會白挨一頓揍嗎?”

蔡中此時一幅老好人的模樣,教導著諸葛亮。

而諸葛亮,看著眼前的蔡中這般模樣。

不知怎的,諸葛亮突然覺得有點牙痛。

於是乎。

在諸葛亮的計策下,蔡中派著士兵開始攻城拔寨。

這個縣城,因為地處邊緣。

加上城池低矮,所以用了不到半個時的時間。

蔡中這邊。就把縣城奪下了。

蔡中這邊是高興了,但是蔡和那邊,卻是很難受。

要知道,這兩個人,雖然同是蔡家人。

但是實際上,這兩個人之間,也有著許多的明爭暗鬥。

這一次出征,蔡瑁封蔡中為左先鋒、蔡和為右先鋒。

本意,是為了讓二人一同推進,增加行軍速度。

可是這二人之間,卻是暗暗較起勁來。

本來蔡中的軍事才能,是不及蔡和的。

可是現在,在諸葛亮的幫助下,蔡中竟然半個時攻打下一座縣城後。

蔡和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這不,在得知蔡中之所以能有如此功勞,完全是諸葛亮在背後出謀劃策後。

蔡和二話不,抓起諸葛亮就是一頓胖揍。

再然後,就在諸葛亮被打得受不了的時候。

蔡和又把諸葛亮叫去,讓諸葛亮給自己出謀劃策。

而因為有了蔡中的前車之鑒。

所以這一次,諸葛亮的計策十分縝密。

而蔡和,按照諸葛亮的計策,竟然達到了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一日之內。

連續招降三座縣城。

這一幕,瞬間讓蔡和舒服了。

蔡瑁聞言,更是親自前來褒獎蔡和,誇獎蔡和是荊州的柱石,蔡家的中流砥柱。

蔡和被褒獎了,那麼蔡中自然就難受了。

派人一打聽,才知道諸葛亮這個吃裏扒外的東西,竟然跑去給蔡和籌謀劃策去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

蔡中二話不,直接讓人把諸葛亮給抓了過來。

不問緣由,先揍一頓再。

等把諸葛亮揍完之後,蔡中再讓諸葛亮給自己出主意,好讓自己的推進速度能夠超過蔡和。

而諸葛亮,在幾經毒打之後,此時也漸漸成長。

諸葛亮深知,對付蔡中、蔡和這兩個人。

給他們講大道理,是不通的。

既然道理不通,那麼就隻能談條件了。

於是乎。

在諸葛亮再三讓蔡中保證,若是蔡和尋找自己的麻煩,蔡中一定要保護自己之後。

諸葛亮再次略施手段。

蔡中一日之間,連破四城。

而且這四城之中,有三座縣城,都是下轄人口超過十萬的大縣城。

蔡中的這次成功。

一時之間,再次搶回了屬於蔡中的名氣。

而蔡和見此,知道是諸葛亮在背後搗鬼。

當即派人來捉拿諸葛亮。

諸葛亮見此,連忙向蔡中求救。

可是蔡中,卻是熟視無睹。

眼見著諸葛亮被蔡和的人抓走。

等到諸葛亮來到蔡和的身邊的時候,蔡和這一次卻是沒有讓人揍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