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之期,如約而至。
秦烈辭去輔政大臣一職,帶著眾女,以及未成年的孩子,離開了燕京。
成年後的皇帝趙謹,也找到人生方向,繼承了祖父宋徽宗趙佶的衣缽,成為一個書法、山水丹青畫家高手。
醉心書法、作畫的趙謹,根本無心政事。
尤其是母後朱璿,為秦烈生下三個孩子之後,他起初心中難免有些怨恨,但慢慢的他便看淡了這一切。
與秦烈的九年相處中,也是解開他心結的重要原因。
這九年來,秦烈就像一個父親,開導他,指引他的方向,這也是趙謹看開的原因。
在得知秦烈要辭去官職之時,他便主動提出禪讓帝位,表示自己更喜歡做一個逍遙侯。
然而,秦烈同樣推辭了繼位。
並推舉了長子秦皓,繼承皇帝位置。
在京城九年,秦烈一年最多出京兩個月,剩下的時間都在京城。
除了處理公務外,就是陪伴家人,教育子女。
如今長女秦子魚都已經嫁給了雷橫之子為妻,秦皓也娶了花榮之女為妻,秦璋也娶妻。
其餘的孩子雖然還沒有成家,但也都快成年。
在秦烈的先進教育理念之下,他的子女都擁有一顆愛國、強國之心。
秦皓、秦璋曾經跟隨吳玠、劉錡西征大軍,遠征萬裏,二人也都是儀表堂堂,具備文武之才。
“父王,您讓我接受禪讓,接受帝位,這對璋弟不公平。”
秦皓與秦璋一起長大,二人年紀相仿,又一同出征,無論是品性相貌,才華、能力其實都不分伯仲。
兄弟倆雖有競爭,但同樣也是血脈相連的親骨肉。
“璋兒,你認為你哥哥說的對不對?”秦烈目光看向秦璋,秦璋是李師師的兒子,也許是因為繼承了母親的容貌,這孩子長得俊朗挺拔,溫潤如玉。
在京城更是有第一美男子之稱。
“父王,嫡長有序,天道循環,方今天下,列國紛爭,孩兒若想要,自然會對外爭取。”
秦璋拱手一拜,道:“大宋的國土是我們炎黃血脈的根本,理應由兄長來鎮守,孩兒遵從父親的意見。”
“如今國家製度完善,繼承人的問題不能變,立嫡立長,是穩固皇權,消除內部矛盾的重要規則。”
“為此,孩兒希望這條製度規矩,永遠保留下來。並且進一步完善內閣製度,確保權利的製衡,又能高效的執行,如此方是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
秦烈欣慰的點點頭,道:“說的好,你能夠有這個認識,為父這些年的教育,總算沒有白費。”
“明日,你就去南洲新大陸,擔任南洲新大陸的總督去吧,海外世界,大有可為,為父祝你鵬程萬裏,咱們後會有期。”
“父王保重,兄長保重。”秦璋雖然不舍,但還是鄭重磕頭,拜別秦烈、秦皓,隨後又拜別了母親李師師,攜帶家人踏上前往南洲新大陸的征途。
秦烈之所以安排秦璋去南洲的新大陸,主要還是出於人性的考慮。
秦皓、秦璋是他孩子們中,最優秀的兩個。
雖然現在和睦友善,但難保以後會一直和睦下去。
這個時候把他們分開,也就可以避免將來存在的糾紛。
南洲新大陸遠在萬裏海外,秦璋去了那裏,可以擁有自己的王國,可以建立自己的事業。
現在南洲新大陸,秦烈按計劃移民了五百萬漢人過去,還有數十萬奴隸。
“皓兒,國家父王就交給你了,記住父王的教誨,隻有科技的進步,才是時代的進步,隻有百姓富足,國家才能夠長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