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的路上,碰到在沈家幫工的嬸娘,沈芮禮貌的問候打招呼,也被這些相鄰看著她和印臻並肩而行,意味深長的打趣,“芮芮,這是領著對象上山轉轉呀?”
怪不得和長華家的提芮芮的事,被人家婉拒了,原來芮芮這是找好了,這對象看起來俊得很呢!
“嗯,山上的棗子熟了,去把它們摘回來,一會兒請伯娘吃棗子!”
這聲鄉土的對象,讓印臻心情愉悅,他這是在阿芮親友鄉鄰裏驗明正身了。
···簡單的了話,兩人繼續往上走著,這段時間,沈家的後山已經基本打理完全,李潤林選購的兩三年生,來年可以結果子的果樹已經陸陸續續的運回來,正按著規劃布局栽種。
他們上山的路,正是提前預留出來的山路,到時候會搭建走廊,走廊上按著果樹的不同區域開出月亮門,人可以在走廊賞景風雨無阻,也可以隨時進入不同的果木區作業。
到時候也能接待遊客,弄些竹編的籃子,收個門票,進去隻有采摘,這樣的果園樂,也是一種很受歡迎的運作模式,處於聚靈陣核心位置的後山,有靈氣的潤養,結出來的果子,品質是沒得的。
對於遊客來,是拿市場價買到了最優質的水果,自己親手摘的,新鮮放心。對於沈家來,則又是一項進項。地裏有產出有收入,對於爸媽習慣了靠地收入的農家人來,細水長流,是最安心的。
或許是坐果的時候,有了靈氣的滋養,今年歸元觀跟前得幾株老棗樹上結的棗子還真是挺不錯的,一個個個頭勻稱,手指肚大,向陽的麵大多紅彤彤的,格外的喜歡人,樹下已經有少許的掉落,若是回來的再晚點兒,就要熟過頭了。
沈芮抬手揪了幾個棗子,用衣袖擦了擦,自己丟了一個在嘴裏,清甜的滋味在口中蔓延,口感出奇的好,比以往更上一層,她又丟了一顆進嘴裏,給印臻遞了兩個過去,“四哥嚐嚐,挺好吃的!”
印臻接過,學著沈芮吃了一顆,認同的點點頭,滋味確實挺好的,很然,他把剩下一個也吃了。
吃罷了棗子,讓印臻稍微離遠一些,沈芮拿竹竿開始有節奏的敲棗子,老棗樹下起了棗子雨,等了一層後,他們開始往竹筐裏撿,再敲再撿,今年的棗子成果不錯,帶過來的兩大竹筐,也不過才裝了不到兩棵棗樹的產量。
沈芮和印臻一人提了一筐運下山,沿路碰到村鄰,沈芮也沒客氣,招呼她們抓著吃。回了沈大爺爺家,大奶奶找出了她家的曬席,讓沈芮把棗子倒上去晾曬,沈芮順道,找了湯盆,洗了一盆出來讓家裏人嚐嚐。
今年年成不錯,棗子的味道比往年要好,這是一致的評價。把筐裏的棗子倒在曬席上攤開晾著,沈芮和印臻再次回了山上,繼續周而複始的打棗子,撿棗子。這次印臻頗具童心和嚐試意識,拿了竹竿,他來打棗子。
“四哥,你這動作,還挺標準熟練的呀,之前打過?”沈芮看印臻的動作,並不是太過生疏,力道掌握的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