哢哢哢哢……
客廳裏的掛鍾傳來機械的擺動聲音,但房間裏卻安靜的連一根針落下也能聽得清楚。
江正才顯然已經忘記了時間的存在。
因為蘇陽剛才那句話,他的腦袋裏無數知識翻騰而出。
蘇陽的話對江正才來說太有衝擊了,要知道可就在前不久Sony和Moli公司率先推出以碳為負極的鋰離子電池應用於商業化。可現在蘇陽居然提出鋰電池負極應該使用石墨。
硬碳和石墨,兩種完全不同的材料。
前者由世界知名電池公司斥巨資研發完成,後者卻是一個大四學生提出的毫無理論支持言論。
按理說,江正才應該更傾向於相信前者,可不知道為什麼,他心裏老是在暗暗嘀咕認為蘇陽說的好像也有些道理。
目前,共和國鋰電池產業並沒有開始走進商業化,大多數科研人員對鋰電池的了解都還存在於紙麵上的幹癟數據,由於資本國家故意的技術封鎖甚至有很多已經發表過關於鋰電池研究論文的學者們也沒有親自觀看過鋰電池生產過程。
那麼,蘇陽的想法究竟正確與否?
江正才不由在心裏打了個大大的問號。他對石墨並不陌生,但把石墨用於鋰電池負極材料已經超出了他平時研究的學科範圍,所以他拿不準。
其實江正才不知道,蘇陽之所以拋出這麼一個觀點是因為在蘇陽看來,從材料角度看鋰電池的突破有三點。
第一點就是科學家們發現,高倍率鋰離子電池負極可以由硬碳轉為石墨。
真正的突破!
這個發現最關鍵,直接導致了比能量和電解液體係革.命,對後續的發展至關重要。
而後來到了下個世紀,又有科研工作者們將三元聚合物鋰離子電池逐步應用,提供了低鈷和高比能量的可能性。
很快,又過了幾年鐵鋰材料市場化開始,提供了氧化物材料以外的另一類重要選擇。
在蘇陽看來,其他材料方麵的突破,譬如隔膜表麵處理技術,矽材料的應用等等雖然可以稱得上突破,但是重要性跟上述三個突破沒法比。
現在,蘇陽要做的就是提前五年開始改變高倍率鋰離子電池的負極材料。
提出這個想法很簡單,但真正想合理地從實驗室得到各種理論支持,蘇陽要走的路還很多,甚至,他一個人根本沒辦法全部完成。
所以蘇陽先把改變負極材料的想法“賣”給江正才,看江正才能否首先在國內電池領域裏弄出一場量變來,再根據量變到質變的實際情況,繼續考慮下一步自己的科研方向。
現在的關鍵就在於,江正才能不能接受自己的“叫賣”。
“老師,我隻是最近有這方麵的一點點思路,但除了這扇門,我說什麼都不會承認咱們今天的對話哦。”
蘇陽笑著耍起無賴,這也算是變相給江正才打個“預防針”,免得在自己科研還沒有出成果之前江正才走向無休無止的“實驗狂魔”之路。
科學家工作中的一項,就是要憑空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