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成實驗室。
這是蘇陽給自己未來的綜合實驗室取的名字。
整個實驗室將有港市的清陽天使投資公司全資控股,分別設立能源與動力研究所和食品生物研發中心。
這也是蘇陽前些天逛遍海城所有大學圖書館後回家“閉門造車”,再與帕克數次商議以後做出的決定。
做出這個決定,蘇陽首先圍繞自己本身學術水平為核心,再考慮了當前國內整體科研層次以及他預估能招攬到的科研工作者們數量為基準,並精確計算了今後五年內自己的發展狀況。
畢竟,大型綜合實驗室的投資金額巨大,而且後續實驗耗材以及人才培養都需要海量資金支撐。
說實話,蘇陽自己也拿不準,天價投資砸進去,多少年才能出成果。
別看他前世在電池工業中沉浸了二十多年,但學術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發展原電池工業之路異常艱辛難走。
僅電池的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質、分隔膜四大主要材料的科研工作就涉及到上百項課題需要研發,而且新材料的科研攻堅也需要大量的專業人才共同努力配合方能完成。
隻靠蘇陽自己,他或許可以拿獎拿到手軟,數錢數到手抽筋,可他做不到以一己之力支撐起一個新能源王國。
獨力難撐,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最難的是蘇陽現在的身份很尷尬,以他現在的大學生身份,蘇陽根本無法讓那些從事電化學和材料學的專家們為之效力。
即使是他能拿出再多錢,再多好處給他們也不行。
總體上來講,共和國受到“學而優則仕”的本位思想影響,加之以前曾對奇技淫巧嗤之以鼻。
如今的科研工作者們地位暫時還沒受到重視,就造成了搞學術研究的科學家們不願意離開他們工作的大學或者科研所。
好歹,在那裏他們還能被人尊稱為教授。
蘇陽的實驗室僅是一個民間機構,如果他拿不出足以震撼人心的東西,人家憑什麼到他那裏去工作。
魏學理就是蘇陽現在必須攻克的第一道難關。
因為魏學理在國內材料領域學術能力屬於中上層次,這樣一個人如果加入天成實驗室,不會引起外界對蘇陽的反感,但卻會在學術界內造成一定範圍的影響。
而且,蘇陽未來幾個月要拿下的課題需要有材料學牛人從中協助。
“實話實說吧魏教授。”
蘇陽點了一支煙猛抽幾口,“我今天來這兒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想邀請你去我的天成實驗室工作。”
魏學理沉默不語。
辭職?下海?
好像都不是魏學理希望的選擇。
蘇陽不會氣餒,笑著說道:“天成實驗室的分析中心擁有Q-TOF和MALDI-TOF等不同型號高性能質譜四台,透射電鏡、掃描電鏡、掃描俄歇探針儀、X射線光電子能譜儀、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儀、傅裏葉變換紅外多聯機光譜儀、激光拉曼光譜儀……高效液相色譜儀以及紫外、原子吸收光譜儀等現代大型分析儀器我們應有盡有。”
魏學理驚詫地愣了愣,這些實驗室設備對他來說實在太有吸引力了,他恨不得想馬上親手摸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