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需求帶來項目,項目帶來需求(1 / 3)

在上輩子,李迦束曾經負責過一個化工廠的項目。

工廠的地塊,選在一座二線城市周邊,緊貼一處鄉鎮。

鄉鎮的人口不多,居民大多是40歲以上的中老年。

冷清。

當施工隊完成了地基階段,即將進入鋼結構搭建的階段時,李迦束向此鄉鎮周圍的鋼材廠,訂購了大量的預製結構件。

很快,許許多多的卡車司機,每日兩頭跑,把成噸的鋼結構件送到工地。

鄉鎮上的小飯館,生意稍微好起來了。因為卡車司機在鎮上吃口便宜的中飯晚飯。12元一葷兩素,並且沒交警來貼罰單。

當進入澆築階段後,鄉鎮上的破舊浴場,生意好起來了。

因為工地無法提供洗浴。

包工頭帶過來的師傅們,完成了一天的澆築、抹平、運垃圾任務後,身上都是灰和土漿。得去鄉鎮上的老浴場,搓搓澡、喝喝酒、打打牌,才能在休息前弄幹淨自己。

同時,鄉鎮上的一些老阿姨們也賺了點小錢。

別誤會了,指的是洗衣服。

工地宿舍的洗衣機數量有限,無法應付每天那麼多人的工作服(掛滿灰和漿土)、內衣、鞋子。而且說實話,這種情況下,洗衣機的效果沒手洗好。

李迦束和施工經理,在鄉鎮上找到居委會主任,香煙黃酒伺候好,然後對方幫忙掛了公告,派人去了藏在菜場內的麻將室,和那些天天打麻將的老阿姨一溝通。

施工經理出個幾百塊,每周請一次老阿姨們幫忙,把洗衣機洗過的衣物,手工清洗一遍,確保衣物保持基本的潔淨,避免工人師傅穿出什麼病氣。(每周僅請一次,不至於每天都精洗。)

鄉鎮上的老阿姨們賺了點小錢,更舍得花錢買菜了。

再後來,化工廠配套的工人宿舍快要修建完成時,李迦束向鄉鎮上的日用品雜貨店,訂購了上百套鍋碗瓢盆,雜貨店老板樂開了花。

李迦束也樂開了花。

甲方提供的關於這件事的經費,要求是在正規廠家,訂購質量合格的上百套鍋碗瓢盆,在工人宿舍完工後,直接扔庫房裏即可。

5塊錢的塑料臉盆和3塊錢的塑料臉盆,是有質量差異,但用起來會出事嗎?

老板們會來檢查鍋碗瓢盆是否為‘大廠優質產品’嗎?

有一說一,懂的都懂。

最後,在化工廠項目即將收尾的那一個月,李迦束注意到,鄉鎮上,新開了幾家KTV、幾家理發店、幾家足浴店、幾家中式快餐店。

鄉鎮上的小老板們,都很敏銳,知道大的要來了。

化工廠竣工後,必然會有上千名工人,本地的或外地的,將來此定居、工作、消費。

李迦束和施工經理離開了這座二線城市,離開了這處鄉鎮。

但這處鄉鎮,必然會比往日,更加熱鬧。

記得在大一的通識課上,教授曾講過:需求帶來項目,項目帶來需求。

不過,李迦束更認同,自己在另一本書上曾讀到的話語。

他說,

“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

人類全部社會關係中,最基礎的關係,是生產關係。

所以,哪怕是,開局一座島,領地窮又破。

隻要有人,有海港,有小鎮。

再加上一點點主觀能動性。

何愁不能腳踏實地的發展起來?

不過,

人越多,難以預料的變量也就越多。

......

“奴隸們都很健康,沒人生病。船長,我和小夥子們,現在把奴隸帶下去?”巴巴裏大副向他的船長問道。

“都帶下去吧,嗯,記得讓水手們收收心,等到了薩拉森的港口再讓大夥兒狂歡......”

帕夏船長對著落地鏡,把銘有精美花紋的三角禮帽在自己頭上擺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