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拉藍星的煌夏,有諺語曰:
“要想富,先修路。”
而在施工管理的領域,稱作‘三通一平’的前期準備工作中,合格的道路也是必要的。
畢竟,
煌夏的另一句諺語有雲:
道路不對方向錯,
知識越多***。
......
“我來看看你們組的練習成果。”
“好的大人!”
魔鬼取了一根黃銅小柱,蹲下身,在最外麵層剛剛初凝2小時的試驗路的表麵,手指捏著黃銅小柱,緩慢地讓小銅柱陷入初凝的原始混凝土麵層之中。
觀察了一下小銅柱的沉沒速率,以及最後它停止下陷的深度,魔鬼滿意地點點頭,抽出了小銅柱,取了一小勺未凝結的原始砼填回銅柱造成的小空洞內,然後起身。
“可以,質量還行。”魔鬼對身旁的‘助理仆從’說道,“讓雇傭民夫,去切8塊尺寸對應的蠟封皮革,鋪兩層在路麵上,明日我們再檢查防水效果和凝固情況。”
“了解!”
“哦對了,記得切割用料時的消耗麵積也記錄著,每日結束時清算一遍。因為失誤產生的廢料,一定要扔到士兵們監管的廢料區!防止有雇傭民夫的腦子犯渾,偷藏材料帶回家,明白了嗎?”
“明白了大人!”
“嗯,去吧。”魔鬼擺了擺手,讓這名‘助理仆從’去執行指令。
工地上,耗材的統計監視也是重要的環節。
上輩子,在大學第一年的通識課程,聽到講師告誡說“耗材的嚴格管理一定得‘寧殺錯不放過’,不然輕則自己掏錢,重則吃官司。”的時候,李迦束是很懵逼的。
當時自己就想吐槽:那些個鋼筋、沙子、木板、磚瓦什麼的,也有人偷?普通人偷走這種未加工的材料有屁用啊?
但大學生畢竟還是年輕了。
幾十年的經驗總結,有它的道理。
真的會有奇奇怪怪的人(有一些甚至是工地外的人),會去偷竊耗材。
數額小就罷了,可萬一時間長了、窟窿大了,就要出事情的,賠錢還算輕了,倒黴者要吃官司的。
所以,魔鬼在今日開工前,已經用領主老爺的名義,對雇傭來的固斯城領民們警告說:
“不要嚐試去偷藏工地上的任何東西!”
“一旦發現,砍手!”
哎,黑暗殘酷的封建時代。
咳咳,以後李迦束會溫柔點的,一切得慢慢來。
把道路修對,從【特別**】修正到【不怎麼反*】,需要時間去慢慢轉化。
混凝土的凝固都要分‘初凝’和‘終凝’呢(小時為單位、天為單位)。
什麼是科學的客觀規律?
哪怕速度快如電流,它也需要時間去奔流。
上輩子,李迦束曾在某本書上讀到過一句精辟的總結:
“尊重客觀規律是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隻有從實際出發,按客觀規律辦事,才能正確地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實現人們預期的目的。”
嗯,【拆除的準備階段】的5件事(工作效率統計、場地規劃、道路鋪設、試驗拆除、設備與材料的配齊),現在來講講“場地規劃”與“道路鋪設”。
首先,要明確一個看起來【很像廢話】的客觀事實:建築垃圾需要被處理。
初陽的舊城堡,坍塌的那一大半,被拆除之後,便是數量龐大的完整石塊、碎石料、爛木料、碎磚瓦、以及其它亂七八糟的完全沒有回收價值的結塊。
從效益的角度出發,保存完好的石塊,可以在主體結構重建的階段再利用。而碎裂的石料和磚瓦,可以在進一步破碎後,用於其它的道路或建築的骨料填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