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成王黃飛虎沒撈著仗打,很是鬱悶,站出來略帶氣憤的說:“陛下,此番北地叛亂,擾亂了朝廷修築長城的大計,使得之前投入盡數化為烏有,其罪甚大。縱然崇黑虎又撥亂反正之功,那也隻不過是將功補過罷了,豈能因此而加封其為新的北伯侯。”
此言一出,朝堂眾臣都猜出武成王在說氣話。這也難怪,試問哪個將軍不想打仗立功。
商容笑著說:“武成王不必動怒,此時北地撥亂反正,人心不穩,正需要一位本地人去坐鎮大局,安撫四方。崇黑虎大義滅親,正是不二人選。”
紂王眼下也沒有犯昏,稍微一琢磨,便同意讓崇黑虎接替北伯侯的位置,繼續為大商效力。
新任北伯侯的問題處理好了,那麼接著就輪到怎麼封賞此番立下潑天大功的姬考。
對於姬考這個人,紂王還是很喜歡滴,別的不說,單就其孝道就超過絕大部分人。這次又立大功,理應封賞。
“朕以為,西伯侯姬昌年事已高,可令其主動退位,頤養天年。姬考至忠至孝,又屢立大功,可繼任為西伯侯一職,管理西岐。”
眾臣聞言,雖有些吃驚,但轉念一想,又在情理之中,於是紛紛稱頌紂王賢明。
很快,兩道旨意一起發出,一道是宣布崇黑虎繼承北伯侯之位,另一道是讓姬昌退位,頤養天年,由其子姬考繼承西伯侯之位,繼續為大商效力。
但就是這麼兩道合情合理的旨意,卻一道都落實不下來。
首先:崇黑虎被彌勒等人控製住,半點自由之身都沒有,空有北伯侯的頭銜,卻什麼事也做不了,隻能每天在渾渾噩噩中度過。
姬考打著崇黑虎的名頭,在北伯侯領地上推行西方教教義,一時間收得信徒無數,讓西方教氣運猛的一漲,連那西方二聖都頗為興奮。
準提連誇姬考能幹,這個弟子沒收錯,準備再多派些西方教弟子乘勢進入東勝神州,去幫助姬考傳教,進一步拉抬西方教氣運。
接引道人卻出言阻止:“師弟切莫著急,事若做急,恐逼的三清聯手,反而不美。”
準提聞言,這才打消了派大量弟子前去傳教的想法,但即便是這樣,他還是很看好姬考的所作所為,又派出五名羅漢前去支援,加上先前的彌勒和五名羅漢,共有十一位西方教弟子進入東勝神州。
其次:西岐的姬昌接到旨意後,明麵上答應退位讓姬考接任,可以闡教薑子牙、二公子姬發為首的一幹臣子都不予承認,他們認為這是紂王的亂命,無需遵從。
甚至連當事人之一的姬考也派人送來信件,信中坦言自己絕沒有任何非分之心,隻想幫父親北上修城,一日修不好城,自己一日不回西岐。
姬考這番表態,讓姬昌既欣慰,又迷惑。姬昌尋思:現在是個傻子都能看出來,經過崇侯虎叛亂之後,北上修長城的事情肯定泡湯,姬考以這個理由為借口,遲遲不歸,是何緣故,莫不是怕自己擔心他功高震主?沒可能啊,他可是自己的嫡長子,在自己百年之後繼承大位理所當然,自己又怎會父子相疑。
這時,丞相薑子牙以利害關係說服了姬昌。
“西伯侯明鑒,臣以為,長公子這般運作,也是為了西岐著想。自從崇侯虎敗亡,其弟崇黑虎主政,北伯侯領地多位長公子掌控,此時若召其回來,隻恐前功盡棄。”
姬昌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大讚姬考智勇雙全。
實際上,西岐的大權已經不是由垂垂老矣的姬昌說了算,絕大部分權力都被薑子牙,姬發他們掌控,就算姬考回來了,也不能順利繼承西伯侯之位。
並且薑子牙已經把西方教幫助姬考的事回稟給玉虛宮,請師兄們前來助他,抗衡西方教。
對此,元始天尊那是心知肚明,他吩咐即將入劫的十二金仙,要盡可能的避免與西方教發生衝突,首先要對付龐大的截教,絕不能兩麵同時樹敵。
十二金仙心領神會,領旨遵命,準備隨時下山去支援薑子牙,助他完成封神。
…………
謝天虎在澠池縣坐鎮中樞,看著西方教冒著封神殺劫的危險,不斷加碼進入東方,心中感歎:“不是魚兒不上鉤,隻因你下的餌料不夠好。一旦誘惑夠了,就沒有不上鉤的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