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薩古井不波的麵容,陡然一僵,語氣較之前卻是冰冷了許多。“阿彌陀佛...小子!你這可不是我佛宗弟子該有的手段啊!”
丁勉定了定神,緩緩開口說道,“嗬嗬...佛曰儒,儒即道,道法如來。即為如來,則仙魔佛自然成空。不知菩薩以為可否?”
他這話看似牛唇不對馬尾,實則暗藏禪機。
以禪意開篇,又以禪意結尾,中間包含了儒、道真意,後續又含沙射影地道出,無論仙、佛、魔,都是這芸芸眾生的一員。你佛宗不是講究真、空、性,萬法皆空嗎?那麼我現在以迅雷之勢,擊殺你門下弟子,是否也是空?如若不是空,那你佛宗萬法皆空的高義,是否有些言過其實了。
他深知以年輕和尚對他的偏見,是絕不會放過他的。今日礙於地藏菩薩在此,對方不敢明目張膽地對他下手,可往後的日子還長著呢。被一個身披僧衣的毒蛇給惦記上,日後又豈會有好?
與其如此,不若先以全部的心神之力禦使《鬥轉星移之魂劍歸鞘》秘法,趁對方心神放鬆之際,迅速抹殺對方神念,然後將事情擺到明麵上,逼迫地藏菩薩表態。這已是眼下他所能想到的,唯一一則可能擺脫險境的辦法了。
有冥王之瞳在身,對方的弱點可謂全部暴露在了他眼皮底下。他有足夠的把握,瞬間抹殺對方這縷神念。隻是這一擊過後,他的心神定然會被全部掏空。
或許旁人在此,他還不敢冒著心神耗盡的危險,對年輕和尚出手。但今日來的既然是赫赫有名的幽冥教主,地藏菩薩,那麼他有八成把握可以確定,地藏菩薩不會對他出手的。
非但如此,對方極有可能還會極力讚成他,並且年輕和尚那裏說不得也會被其叮囑一番,不要再向他出手的。甚至是派人暗中保護他。
這一切皆是因為他那句暗藏玄機的禪語,既闡述了佛、儒、道三花本一體,又隱晦地提高了如來佛主的地位。
以彼教之意,堵彼教人之嘴,這是十足的陽謀。
他人不一定能揣摩透這話的玄機,但身為如來佛主十大弟子之一的地藏菩薩,定然會聽出其中禪意的。今日我若身隕,你荒古佛宗斷然會被有心之人,推到風口浪尖,相比一個龐然宗門的口碑,我這個弱不禁風的小修士,倒是顯得微不足道了...
果然!此言一出,地藏菩薩眼神忽閃了片刻,略顯僵硬的麵部,狠狠一抽,隨即又不甘地鬆弛了下來。
無論他心中再怎麼憤怒與不甘,但有一點他是心如明鏡 。自身顏麵掃地是小,可若是因此給人留下詬病,即便如來佛主不敲打他,他也會被整個梵天佛宗之人,群起論經的。
這也就是丁勉這個飽腹經綸的翰林院大學士,能夠想出此等毒計,換做另一人,縱然今日有幸不死,他日也定會死於那毒蛇之手。
“阿彌陀佛...你這小輩,學識倒挺淵博!不知你的儒法是傳自那一脈?”地藏菩薩展而一笑,佛韻盎然的雙眸,隱隱多出了一絲狡黠之色。
被人擺了這麼一道大烏龍,要說他心中沒有一掌拍死對方的衝動,是完全不可能的。佛也是人,佛有低眉之姿,亦有怒目之相。佛光雖能普照三千界,但唯獨三種人,度不得。不知自度者,不度;與佛無緣者,不度;不信因果者,不度。而像丁勉這種看似追求佛法極致,實則將佛理當成他山之石者,簡直就是赤裸裸的強盜心性。
不,或許稱其一聲“三千大盜”也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