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真回國了?我還以為你打電話過來是忽悠我呢,歐洲那邊的比賽不要緊?”奧山正郎驚訝地看著牧野悠。
“什麼比賽?”牧野悠緊了緊外套,秋日的夜晚頗涼,晝夜溫差很大。
“鋼琴國際啊。”
“不參加了,今後重心在事業上。”
“事業?不會是家主大人強迫你回來了吧?”
“不是。”
說完,牧野悠推了奧山正郎一下,“快進去,外麵冷死了。”
此時兩人在一家名為Maybe的livehouse的門口,而這家livehouse正是奧山正郎開的。
Livehouse,簡單而言就是配有專業音樂設備的一小塊場地,有多小呢?也就容納百來名觀眾,大點的也不過千名。
聽起來是不是像小型室內演唱會?沒錯,就是這樣,想象一下縮小一半的學校室內禮堂。
至於牧野悠為什麼來這裏,和朋友見個麵隻是原因之一。
奧山正郎帶著他從側門進入,走上樓梯,來到二樓角落的一間有著兩麵落地玻璃的房間裏。
這間房間能很好地觀察整個livehouse的情況。
小小的場地裏,樂隊就站在隻有二十多平米的舞台上,舞台下方既是觀眾,兩方的距離隻差一個伸手。
這便是livehouse的優勢,親近。
“牧野家主讓你做什麼?”奧山正郎搬來折疊椅讓牧野悠坐下,然後問。
“什麼意思?”
“不是要你做事業嗎?牧野大人給你什麼任務了?”
“是我自己要做事業。”
“啊?”奧山正郎驚訝。
牧野悠沒有說創業的事,而是問:“你這個livehouse生意行嗎?”
“還行,這幾年賺得多了點。”
“這幾年?”
“對,蒙灰之光這幾年火的不是嗎?地下偶像也隨之又火起來了,那些懷夢的女孩男孩們又多了起來,雖然劣質品很多就是了。”
地下偶像第一次紅火始於上世紀末的RB偶像業寒冬——偶像消失在主流媒體上。
曾經在電視上活躍的偶像們為了讓這份事業繼續,就轉入了類似於livehouse這樣的場所。
所以,別以為‘地下偶像’的‘地下’是那種很陰暗的地下室,也沒有大家想象的那種劇情。
所謂地下,不過是指那些上不了電視、主流媒體的偶像。
其實隻要做得夠好,地下偶像賺得不比醫生律師少,由此可見,他們一點都不陰暗,隻是社會地位低而已。
“劣質品多還賺?”牧野悠疑惑。
“沒辦法,他們背後有經紀會社,”奧山正郎聳肩:
“我的livehouse每周都有新人專題,那些經紀會社會塞錢送人過來,客人的錢我還不用分成,簡直兩頭都賺。”
頓了下,他繼續道:“隻要上台的質量不太差,新人專題還挺火的,有些人就這樣,喜歡圍觀萌新。”
牧野悠沉吟,這倒是讓他聯想到AKB的成長元素。
“你有沒有想過?這些劣質品也是能用來賺大錢的。”
牧野悠開始說出自己來這裏的真正目的。
自然不是想複刻AKB的輝煌,他對偶像業的興趣隻有女人,他的產業重心還是互聯網,這才是真正創造影響力的地方。
但一個視頻網站想建立起來不是那麼簡單的。
初期的難點就是內容,沒內容就吸引不到流量,沒有流量就吸引不到內容創作者,如此成了個死循環。
問題是,內容從哪裏來?
這可不是你們必須來我這的壟斷行業,他也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所以,哪些內容天生就具備大量流量呢?哪些內容的流量好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