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大力建設(1 / 2)

第二天一早,回到鎮上。

王誌明先是去了一趟工廠。

光盤已經快斷貨了,王誌明聯係了吳昊,這一次直接給了他十萬塊錢,並且跟他說:“你看看,要不然家裏的店關了,來跟我幹?”

“我家裏雇工人就好,你這裏我會全心全力的。”

吳昊拍拍王誌明的肩膀,又是開始聯係外國的朋友。

他一個月電話費至少都是三四十塊錢,相當於一個苦力十天的工資了,但是都是王誌明報銷,所以就變成了王誌明心疼花費。

但是這是必須得話的,現在可沒有什麼移動通訊,現在的電話費貴著呢。

這就是壟斷行業的好處和壞處。

好處是想怎麼定價就怎麼定價,壞處就是許多人都抱怨著呢。

剩下的四十九萬,他直接拿出來,全部用來建設生產線。

這一件事又是忙壞了劉二壯。

他家裏有點關係,忙前忙後去求人辦事。

一開始不樂意,可是王誌明送了他一台豐田摩托車後,這小子一下子就不說話了。

去哪裏,都是拉風的去,然後拉風的回來,沒有怨言。

想要馬兒跑,就得給馬吃草。

王誌明深諳其道。

又是過了半個月時間,一切東西都是到貨了,並且實裝之後,生產碟片的效率就更高了。

那麼接下來的時間,就是鋪貨了。

影碟機是一個車間負責,影片是一個車間負責,還剩下的就是生產原來設備的東西,都是由趙博士帶人負責。

他帶來都是大學生們。

這個年代的大學生,那可是金貴,每一個人都是人中龍鳳。

所以他們的工資,王誌明也是按照技術工人的開,一個月給三百。

趙博士嘛,一個月已經是按照一千塊錢來開了。

這個工資,已經算是特別高了。

一些小老板們一個月的工資,也不過是他的收入的多一些而已。

並且這隻是基礎工資,趙博士還有分紅抽成。

第一個月的銷量十分不錯。

因為有了拍賣會的廣告效應,VCD影碟機一經推出,就是遭受到了市中心的富豪們的搶購,第一天上架,當天就賣斷貨。

可是富人再多,也就那幾個。

所以第一批價格昂貴的影碟機推出之後,王誌明接下來的影碟機的價格就恢複正常。

一開始是999,後來直接變成了199。

價格落差之大,也讓許多人不適應。

但是王誌明給了一個補償,那就是終身享有五折購買VCD光盤的權利。

這一招還是很受用的。

生意有了富人們的帶動,前一個月還算不錯。

市裏麵的富人們買到了影碟機,王誌明就開始朝縣城裏麵銷售。

反正兩邊都距離很近,這就是王誌明要吃的兩邊的客流量和資源。

不夠隨著第一個月的潮流過去,第二個月開始銷量就下降了。

因為他們發現市麵上可以買到的光盤太少了。

作為捆綁銷售的東西,王誌明開始大力的租一些錄像帶回來,然後錄完之後,還回去,自己則是開始生產那一部電影的碟片。

很快,市麵上就又有VCD光盤的蹤影。

可是不溫不火。

王誌明請了電視台打廣告,又是寫了一個廣告詞,“隻要兩塊錢,就能永遠擁有一部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