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塊殘牆十分古怪,仿佛在那之後是一片生命的禁區。
隨著白宇的目光,其他人也陸續注意到了這一點,一個個驚疑不定,“什麼情況?”
白宇沒有說話,而是直接跳上了石條壘成的殘牆,向溪穀深處望去。
發現那裏的地勢逐漸變低,可植物叢卻更加茂盛高大,隱隱能看見一片白蒙蒙的霧氣存在。
“再往前,應該就進入了那層有毒瘴氣的範圍了。”
白宇吩咐眾人將防毒麵具準備好,一旦發現瘴氣,便隨時準備罩在臉上。
接著白宇再次取出人皮地圖,又對照鎮陵譜上的蟾口標記,確定其位置就應該在距離這道殘牆不遠的山穀左側。
於是一行人邁過殘牆,向著山穀進發。
不過當走出十幾米的距離時,郝愛國注意到前方有一段光禿禿的地麵,
這一幕,在這植被密布的溪穀中顯得不同尋常,
於是郝愛國小跑過去,用工兵鏟在地麵上挖了一個淺坑,驚奇的發現下麵的泥土竟然是紅色的。
“你們快看,這土有問題啊!”
白宇掃了一眼,解釋道,“那是為了避免蟲蟻對陵寢的破壞,在主墓附近埋設的驅蟲秘藥。
這種秘藥的藥效可數百年不散, 這在漢代帝王墓葬中非常普遍。
最簡單的是埋硫磺和水銀,加上一些麻散、懶菩緹等植物相調和。
由於有對衝的屬性, 可以埋在土中千百年不會揮發幹淨。”
郝愛國不解道, “這裏距離獻王墓的主墓應該還遠, 為什麼在此就埋設斷蟲道?”
白宇想了想道,“從咱們在外圍接觸的一些跡象看來, 獻王深通奇術,最厲害的就是會改風水格局。
這麼大規模的王墓,不僅主墓的形勢理氣要有仙穴氣象, 在附近也會改設某種輔助穴眼。”
這些輔佐主陵的穴眼和星位如果改得好,對主墓的穴位來說是如猛虎添翼、蛟龍入水一般。
自古風水秘術中,最艱難的部分便是改格局,
這需要對世間天地乾坤、山川河流、鬥轉星移都有一個宏觀的認識。
許多欺世盜名的普通風水先生也自稱能改格局, 其實他們隻不過略懂一些枝節而已,要改地脈談何容易。
另外,改風水格局的工作量也不是尋常人可以做到的,除非那些割據一方、大權在握的王侯才有實力如此大興土木。”
胡八一點頭, “小哥說的沒錯, 我那半本《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的“化”字卷就是講改風換水的手段,
這龍脈改形換勢、轉風變水, 至少需要動地脈周圍九個相關的主要穴眼。
第一個穴眼, 化轉生氣為纏護;
第二個穴眼, 兩耳插天透雲霄;
第三個穴眼,魚為龍須聚金水;
第四個穴眼, 高聳宮為護持;
第五個穴眼, 裝點天梁明堂開;
第六個穴眼,水口關攔設朝迎;
第七個穴眼, 砂腳宜做左右盤;
第八個穴眼,幕帳重重穿龍過;
第九個穴眼,九曲回環朝山。
隻要改動了主脈附近的這九處穴眼星位, 就可以保持風水關鎖纏護綿密, 穴位形勢氣脈萬年不破。”
胖子沒好氣道,“老胡不是我說你, 你就是愛臭顯擺, 能不能說點咱們能聽懂的?”
白宇拍了拍胖子, 笑道, “老胡說的這口訣看似晦澀難懂,其實隻要研究過《地經》就會知道,隻不過就是在特定的位置上埋金魚缸,種植高大樹木,挖深井等等,
難就難在位置的選擇之上。
這裏植被太厚,別的暫時看不出來,但是第九穴“九曲回環朝山”卻十分明了。
想必在水龍的龍暈中,地形將會更低,坐下低小者如坐井觀天, 氣象無尊嚴之意而多卑微之態,所以就要在這條龍脈的關鎖處改建一個九曲回環朝山的局。
在山穀中開頭和最末尾,每九個轉彎的地方各建一座神社、祠堂、或者廟宇之類的建築物, 來給這條水龍脈憑添個勢態, 讓起脈絡彰顯。
如果是山神廟一類的建築,必多土木結構,而木頭則是最怕蟲啃蟻噬, 肯定要采取一些驅蟲的措施。
所以我猜測這條斷蟲道是用來保護那做山神廟的,而且最少有三道這樣的屏障,山神廟中還會另有防蟲的結構。”
雪莉楊驚喜道:“這麼說那鎮陵譜上的蟾蜍標記應該就是某處神廟了?”
白宇點頭,“沒錯!”
幾人都不想耽擱時間,便踏過斷蟲道向著深處去了。
路上,郝愛國說,“我查過一些個史料,這古滇國自從秦末開始就閉關鎖國,斷絕了與中原文明的往來,
雖然後來也多少受了一些漢文化的影響,但是我估計這王墓的構造一定繼承先秦的遺風比較多。”
胖子突然想到,“咱們上次去龍嶺,我聽老金說過一些秦始皇陵的事跡,說什麼人油做蠟燭, 萬年不滅, 可當真有此事?”
郝愛國搖頭, “那不是人油,是東海人魚的油膏作為燃料, 萬年不滅。”
白宇則對著幾人擺了擺手,“這些啊,都是史記上唬人用的,長明燈這種裝置在很多貴族帝室的墓中都有,不過這些事在倒鬥的看來是個笑話。
且不論海魚油脂作為燃料得需要多少才能燒一萬年,古墓的地宮一旦封閉,空氣便停止流通,沒了空氣,長明燈再節能,也燃不起來。
當然,如果讓空氣流通,這古墓地宮不出百餘年,便早已爛成一堆廢墟了。”
郝愛國點頭,“也是,秦漢時期的古墓即使保留下來,如果不是環境特殊,也一定很難維持原貌了。”
幾人邊說邊聊,很快又發現了第二和第三道斷蟲道。
山穀到了這裏,地勢已經越來越開闊,呈現出喇叭狀,
前邊已經有若隱若現的輕煙薄霧。
越往深處走,那白濛濛的霧氣越顯濃重,
放眼望去,前邊穀中盡被雲霧籠罩。
裏麵一片死一般的沉寂,沒有任何的蟲鳴鳥叫和風吹草動的聲音。
這就是那片傳說中至今還未消散的痋霧毒瘴?
在這些霧氣的籠罩下,這條山穀更顯得神秘莫測。
而更為神秘的獻王墓,就在這片雲霧的盡頭。
以防萬一,眾人提前將防毒麵具戴在臉上。
胖子望了望前邊白濛濛一片的瘴霧,對著幾人道:“既然咱們裝備有防毒設備,不如直接衝過去得了,還費什麼勁找那破廟?”
胡八一沒好氣道,“你這豬腦長得倒是挺大,就是裏除了缺根弦,你知道這毒瘴氣有多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