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兩年,太久太久,等不急。

五百多個這種東西,太平府和鳳陽府花時間可以做出來,但那絕對得到明年夏天。

等到明年夏天,有屁用?

他半個月後就需要。

聽到朱標,朱橚他們的話。

周乾這才意識到,這是明朝,可不是後世,後世的冶煉一天便可煉出成千上萬的生鐵。

生鐵堅硬,從高爐冶煉後,耐磨鑄造性好,就是太脆,不能鍛壓。

熟鐵用生鐵精煉,軟,塑性好,就是容易變形,強度硬度低。

“皇爺爺,孫兒覺得,今後太平府那裏的鐵礦,數年後大明的鐵礦煉鐵可以達到每天萬斤,幾十萬斤。”

“每天萬斤,幾十萬斤?”朱元璋質疑著。

“每天萬斤幾十萬斤?”

朱橚不由瞪大眼睛,朱標滿臉不敢置信。

“咱大明,現在這一年,總共才能達到一千多萬斤。”朱元璋緩緩說道,

這個朱元璋沒說謊,明永樂年是一千九百五十七萬五千零二十六斤。永樂初年課鐵一百一十萬斤。

這個出自於明太宗實錄。

隨後,周乾暗自思索了片刻,才對朱元璋搖搖頭,有些不好意思。

“沒想到,大明朝,一年竟然才能鍛造這麼點生鐵,怪不得在此事上,皇爺爺你會如此謹慎,還拒絕我!”

別聽起來覺得,明朝一年生鐵很多,但是仔細算一下,就會發現,這還真是不夠用。

就比如說現在要鍛造五百多個鐵爐,每個爐子加上鐵筒這些,還需要人力,這一下,便是要消耗很多。

“要是大明鐵夠,銅礦夠,銀礦夠的話,那大明就不會還印寶鈔!”周乾歎息道。

朱元璋滿臉感慨。

朱橚和朱標也是滿臉......你可知道,大明煉鐵有多難?”

穀匌/span“孫兒覺得,隻要動腦子,不難。”

周乾篤定。

“這煉鐵之事,可不是兒戲,乃是國事!”朱橚一臉鄭重,“二十個鐵匠鍛造一天,才能煉出百多斤生鐵來!”

額!

聽此,周乾有些無奈。

“皇爺爺,孫兒的鐵礦場再過一個月不僅自己用的夠,也會還清工部和兵部的。

到時候,江南製造局下麵的鐵廠一天千斤也不是問題。”

“多少斤?”

朱元璋抬頭問道。

“千斤!”

“千斤?”

朱元璋,朱橚大驚,他們滿臉不信,“這怎麼可能?”

“這為何不可能?”

周乾輕笑一聲,“此事,到時候請皇爺爺派人檢查,!”

聽到這,朱元璋連忙看向蔣瓛。

“此事可是真的?”

“回陛下,此事千真萬確,太孫並不缺鐵,他回京是為了請工部一起幫忙打造爐子,提高速度,給那些工匠取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