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這是人取的名字嗎(1 / 2)

經過了小半個月時間的折騰,趙豐年以十六張百兩大鈔為代價,最終拿下了撫柳巷最東邊臨湖的倒數第二座宅子。

簡單的進行了一番裝潢過後,他趕在端午節之前派人從州府衙門裏頭拿回了屬於自己的行李,然後一路興高采烈的搬進了新家。

同一時間,位於大理寺正對麵的那座早已荒廢多時的蘊塵司衙門也被州府派來的專業人士給重新收拾了一遍。

隨著一套套嶄新的陳設被差役們小心翼翼的安置到了其中的每一間簽房,闊別已久的蘊塵司終於在滄州重新煥發了生機……

“啟稟百戶大人!”

站在趙豐年麵前的是一位年約三旬上下的青衣儒生,名叫李崇山,乃是蘊塵司參謀府專門派來滄州的長史,日常工作便是為趙豐年出謀劃策,並協助處理一下百戶所內部的一應事宜,相當於大管家的角色。

此時此刻,李崇山正手捧著一本新裝訂的花名冊,衝著趙豐年不斷地頷首笑道:“滄州百戶所目前在職的有百戶一人,長史一人,總旗二人,文書四人,小旗五人,偵侯五十六人,外加廚子三人,合計七十二人……”

“他們如今人在何處?”

趙豐年站在百戶所門口朝著裏邊環視了一圈,發現除了李崇山以外,目光所及之處竟是連半個人影都沒有看到,頓時心中疑惑,不自覺皺起眉來發問道:“可是還逗留在隕仙湖周邊尚未進城?”

“回稟大人,他們都在後院等著您呢……請隨卑職同去!”

李崇山聞言笑了笑,隨即恭恭敬敬的側起身來向趙豐年做出了一個邀請視察的姿勢。

在去往後院的路上,李崇山始終保持著落後趙豐年半個身位的形狀,為了避免初次見麵所引起的尷尬,他還時不時對著趙豐年輕聲說笑起自己從朝歌一路來到滄州的沿途見聞,引得趙豐年在不知不覺間就放鬆了許多。

縱觀其言行舉止,屬實讓人挑不出任何刺來,甚至包括他臉上的笑容,似乎都是經曆過了無數次訓練一般,始終恰到好處,很難不令人對他生出好感。

當然,那笑容背後所掩藏的生分與窺探也絲毫沒有逃過趙豐年的感知。

趙豐年對此不露聲色,同樣也是以一種微不可察的審視目光偷偷打量著正在自己身邊談笑風生的這位,從朝歌遠道而來的蘊塵司長史。

好在昨夜與趙含章就此事有過碰麵,趙豐年從自家二叔口中得知,蘊塵司駐各州分部的一應人員調配大都是由蘊塵司參謀府進行公推來決定的,諸位千戶大人基本插不上手,所以,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李崇山等人與趙豐年沒有直接的利益衝突,大抵是可以往深處交往的。

也就是說,李崇山今後到底是作為一個監軍來掣肘滄州百戶所的發展,還是作為一個幕僚來輔助趙豐年的工作展開,盡都取決於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裏,他與趙豐年之間是否合作愉快。

對此,趙豐年心中格外敞亮,有了前世近二十年體製內生活的經驗作保,他很有信心讓李崇山看到自己的誠意……

就這樣,兩人各懷心思的來到了後院。

此時的演武場上早已是整整齊齊的站滿了蘊塵司的偵侯。

他們皆是身穿玄色魚服,頭戴襆頂烏紗,腰佩虎頭樸刀,且各個昂首挺胸,目光如炬,看上去威風凜凜,氣勢頗為昂揚……

其軍容軍紀可以說是比街對麵的大理寺和刑部強上了百倍不止!

“卑職參見百戶大人,參見長史大人!”

二人甫一現身,眾偵侯便在打頭的幾位上官的帶領下齊齊單膝跪倒在地上,拱手行禮。

“免禮!”

察覺到李崇山的眼神示意,趙豐年連忙平複了心中的激動,臉上保持著看似嚴肅的表情,淡淡開口說道:“這一路舟車勞頓,兄弟們辛苦了!”

“多謝百戶大人掛念,卑職敢不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