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念青靜靜的倚坐在一株直徑三米左右的大樹枝椏上,一動不動的盯著樹下那處精心布置下來的陷阱。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這陷阱中的餌料采用秦嶺深處很稀有的幾種植物精華,並且夾拌了好幾種托人買來的高檔香料。這個陷阱是用來引誘山中很少見的一種紅鼻貂的。這種紅鼻貂由於體形嬌小,性格溫柔,加之靈性十足,越來越被城市中那些有錢人所喜愛。他們往往願意花幾千甚至上萬元的高價來收購這種小動物。如果能捕獲一頭紅鼻貂,按平均價五千元來計算,扣過給邱大叔的提成,李念青起碼可以賺到四千元。有了這筆錢,他的大計又可以更進一步了。
三天前發現的這隻紅鼻貂,據李念青判斷,應該還是個懷了小崽子的,這種肚裏有貨的,在價錢上就更加讓人喜悅了。為了避免普通的陷阱傷害到這隻貂肚裏的崽子而賣不上價,李念青特意花費了一整天的時間,用了整整兩百多元的材料才打造成功這個近乎於完美的機關。
望了一眼掛在身邊的小背簍,李念青輕輕將其中的一株通體碧綠的小草取了出來細細打量,沒錯,的確是通絡草,雖然隻有五十年左右的藥齡,但藥性也已經足夠了。有了這株無意中發現的通絡草,回頭再在藍叔的藥鋪裏配上幾味藥,李念青有極大的信心,用一年時間將媽媽那隻已經瘸了很多年的腿醫治好。雖說藍叔一身醫術號稱盡得爺爺真傳,但他最多也隻能算得上是名師出高徒,連青出於藍都算不上,更別提和有著神仙記憶的自己相提並論了。逆天手段,還得靠自己。
李念青今年已經十五歲,與所有的八零後一樣,打小就淘氣非常,整天惹是生非,不是今天惹了東家孩子,就是明天偷了西家的菜。為此,他那腿腳不太靈便的單身媽媽沒少給鄉親們陪禮道歉。
八歲那年夏天,經曆了那場刻骨銘心的生死蛻變,康複之後的李念青,從此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不但對母親言聽計從,對鄉親們恭敬有加,並且將家中一應家務一力擔了下來,徹頭徹尾的從一個人人頭疼的混世魔王變成了個人見人愛的小大人。大夥都稱讚李念青的媽媽王月娥慈母之心感天動地,讓老天給兒子了一個重新作人的機會。而李念青的徹底轉變,也使得人們對這段母慈子孝的佳話有了一個樂觀的期待。
小學畢業前夕,已近百歲高齡,終生行醫的爺爺王濟生逝世。為了讓腿有殘疾的母親不再勞碌,李念青小學畢業之後毅然決定綴學,因為初中便要去四十裏山路之外的醉龍鎮上去讀,每周隻能回來一次,不但沒法照顧媽媽,反而要給她增加更大的負擔。
沒人知道李念青是怎麼勸服了媽媽,總之王月娥從此對已經如大人般懂事的兒子不再過問,事事聽之任之,由著他每周從同村孩子那裏去補幾節課,其餘時間都在田裏忙活,又或者進山挖藥材,打獵物。
全國的旅遊事業發展的如火如荼,就連原來經年也見不到一個外人的龍涎溝也被這陣席卷全國的旅遊熱潮帶動了不少變化。先是有許多城裏的有錢人,刻意從此路過進山去獵些野味。隻是往往十人進山,九人都隻能空手而回。而為了裝裱門麵,龍涎溝鄉親們自己獵來的小動物就成了不二之選。
在這種市場需求的催動下,龍涎溝裏許多有些見識的人物紛紛行動,將手頭攢了許多年,原本打算用來移民山外的積蓄在村子裏置辦起了旅店、飯館、山貨鋪子、中藥店等等。原本隻是用來種植麥子玉米的田地也改了種植藥材,後院養豬的地方也圈起了雉雞、山兔一類的野味,甚至蓄水的大石槽裏偶爾也能看到幾尾金背鯉魚或者老鱉遨遊其中。
在這種大好形勢下,年僅十三歲的李念青也開始了他的打獵生涯。而他的身手和收獲,竟然一點不比尋些老獵手們差。甚至在他的帶動下,鄉親們逐漸也意識到活捉回來的野物往往要比打死打傷的要值錢許多。兩年下來,李念青竟然隱約已是如今全村的頭號獵手了。等閑的雞兔羊鹿之類的獵物已然不屑去動手了,而是漸行漸深,進入了連老獵手們也不敢輕易深入的老林深處,去下套捉那些城裏人當了寵物高價購買的珍稀玩意。
本來王月娥和鄉親們一樣,都不願意讓他獨自一人如此深入,但李念青幾次將幾位老獵手從豺狼野牛的麵前救出之後,也就再沒人好意思再去指責他了。而李念青成功的從深山中活捉出幾條狐狸、幾隻紅鼻貂,賣出了讓人瞠目結舌的大價錢之後,王月娥也隻好由著他獨來獨往,自己小心了。
李念青之所以敢如此大膽無懼深入山林,卻是因為他有著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那就是如今的李念青,已然不是以前的那個懵懂的淘氣少年了,在那次長達七天七夜的生死蛻變之中,一個有著修行多年的修士靈魂記憶,意外的與淘氣的少年李念青融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