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胃王嘛。
“威子,讓人給大家先上六道硬菜,每桌放兩瓶茅台”;
“各位,咱們入鄉隨俗,好不好都按照我們這邊的規矩來”;
“一般是隻有紅事或者貴客臨門的時候,我們才會吃澆湯麵,吃澆湯麵之前,還有六道硬菜,順便喝點小酒”;
“都是一些小菜,大家別介意哈”。
果然,當硬菜上來後,果真很硬;
涼拌牛肉,米碗子(用糯米加蜂蜜做成),涼拌粉絲,涼拌黃瓜,花生米,炒蒜苔。
看到這些硬菜,所有人都沉默了;
這絕對是硬菜啊;
夠硬的!
“馬總,這菜夠硬的啊,如果不是大冬天,我或許吃嘛嘛香,不過,好在有酒,能暖合一下”;
吳遠方和馬毅搏關係好,雖然是損人,但都知道是玩笑話。
“哈哈,的確有些不合時宜,入鄉隨俗嘛,大家隨便吃兩口,立馬就上熱乎的澆湯麵,絕對美極了”。
眾人都應付的吃了兩口,主要是太冷了,誰能吃得下這麼冷的東西?
“澆湯麵來了,大家趁熱吃”;
“吃第一碗的時候,先喝一口湯,以免被嗆著”;
“澆湯麵又叫一碗香,其實就是一口麵,一口就能吃完,不用喝湯的哦”;
“這也是為何吳大哥說他上一次一頓吃了18碗的原因,我相信,咱們很有人都能比他吃得多,我一個人能吃25碗打底”;
“我估計威子30碗打底”;
“我記得小時候,我們村的老人吃澆湯麵,都是四五十碗,當然,這也與每碗裏麵的麵多少有關係”。
馬毅搏介紹的到位,所有人都吃了;
隻聽到此起彼伏的刺溜聲音。
“馬總,這味道不錯,我覺得我能吃30碗”;
“劉總這牛吹的,我差點都信了,我就在你跟前數,看你吃多少”。
……
早餐的氣氛,就在澆湯麵的熱氣中,慢慢度過;
而白水寨的村民,則是都在馬毅搏家門口,成群結隊的說話,話題大部分都是圍繞馬毅搏;
任誰都能看出來,這次來的人絕對不一般;
雖然他們都不認識,但來之前,劉威可是告訴過所有人,秦大媽即將融資,這次有好多投資人要過來,讓大家注意言行。
酒足飯飽後,就要進入正題;
“各位,今天帶大家來我老家,並不是為了讓大家串門”;
“待會,我和劉威帶著大家前去參觀我們秦大媽的果樹認領項目,這個項目別看現在規模小,那是因為這隻是我們第一年的種子市場”;
“明年,我們將很有可能是今年的十倍,當然也不局限於蘋果,比如南方的荔枝等等”;
“這也是我帶大家來我老家的原因”;
“大家都知道,我們秦大媽是共享經濟的鼻祖,目前有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未來還會有更多的這種硬件產品”;
“其實,我們的果樹認領,又何嚐不是一種共享模式呢”?
“未來,我們秦大媽將會在共享領域探索出更大更多的模式”;
“好了,咱們現在就出發,剛吃飽,走走路也有利於消食”。
大部隊從馬毅搏家走出來後,這一條街上都是老人和孩子,就如同看待大熊貓一樣好奇。
“大家看到了吧,這些人都是我的父老鄉親,我也是他們看著長大的”;
“知道大家要來,所有人都夾道歡迎,希望各位投資人能帶著我們一起發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