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七章 農村包圍城市(1 / 2)

“老張,新年剛過完,今年咱們三兄弟得好好幹一場”;

“必須的,這兩年雖說離家遠了一點,全國到處跑,但成果很好,每個月有小一百萬的躺賺收益”;

“是啊,還是老張有眼光,讓咱們不要三心二意,一直跟著秦大媽幹,利潤從不拖欠,還不定時的有活動”。

說話的三人,正是最開始從沽市南下羊城成為秦大媽服務商的張叔向、劉元儒和王曹;

這兩年來,他們經曆了太多太多;

可謂是走南闖北!

好在,付出是值得的。

他們團隊,現在已經成為秦大媽業績前三的團隊,是秦大媽的忠實擁護者。

去年,秦大媽出現過很多次危機,他們也在掙紮要不要多做幾個企業的業務,好在,這種想法並沒有最終實施下去;

君不見,那些做了好幾個品牌的服務商,現在不管是哪個品牌,這些人都沒有成為其核心服務商;

不管哪個品牌,都不希望自己的核心服務商三心二意。

去年,他們三人負責的團隊,在南方區域一直發展,雖說越往後,空白市場越少,利潤也就越少;

但想到明年就要往北方發展,他們三人就幹勁十足;

北方的市場,並不比南方市場小;

尤其是在競爭的情況下,秦大媽肯定會給他們更大的利潤空間;

空白的市場,更多的利潤,加上團隊人數增多,這簡直就是撿錢呀。

當初,他們三人團隊南下羊城,總共才五六十號人,現在,他們團隊的人數已經超過300人,還不算上好些兼 職的,如果加上的話,一千人都打不住。

“老張,秦大媽有沒有說什麼時候開始業務啊,我們下麵的人都已經饑渴難耐了,想要賺大錢”。

“老王,昨天秦大媽外賣負責人趙總還給我們這幾個核心團隊發消息了,雖說沒有明確的日期,但讓我們分別往各自將要負責的區域轉移”;

“我覺得很可能是大年十五之後,秦大媽外賣就會大規模的登陸北方市場”;

“你們也能感受到,咱們北方的店鋪開業,好多都是在十五之後,南方基本是初八就開始營業了”;

“咱們這次,負責的是秦省地區,主要是以長安、鹹陽、榆林、寶雞等核心城市為主要任務點”。

“老張,這次秦大媽外賣發展,開始劃片了?不像以前那種想去哪裏發展就去哪裏發展?”

劉元儒聽出了其中的味道。

“對,昨天趙總說,秦大媽外賣北方發展,將會采取劃區域開展業務,每一個核心服務商負責一個區域,當這個核心區域開發的差不多了,將會再分配其他區域,也就是那種攻城略地的打法,一個城市開發完了,再去開發另一個城市”。

“那這樣好,咱們的利益可以最大化,相當於秦省就隻能我們一家,遠比之前到處碰運氣開發商戶效率強太多”;

是的,他們之前作為秦大媽的服務商,發展南方市場;

由於秦大媽外賣都集中在南方市場,這就導致好多服務商把好做的區域做完後,就轉戰其他地方,但這個地方並沒有挖掘到位;

後麵來的人,開發十個商戶,就有三四個已經被開發了,費時費力還沒有效率。

“對,這樣做有利於咱們整體的布局規劃,趙總也說了,秦大媽有一個要求,那就是必須要在一到兩個月內,占領秦省大部分市場”;

“當然了,壓力肯定有,但秦大媽給的政策獎勵也非常優厚”。

看完張叔向遞過來的政策,劉元儒和王曹二人麵露喜色;

做地推的,誰能沒有壓力呢?

隻要利潤給足,那就沒有任何壓力;

人不夠,那就去找人。

“老張,我覺得秦大媽這次真的要來大的了,這個政策,比之前給服務商的政策利潤高了20%都不止啊”;

“幹了,我們再繼續招人,長安不是有很多高校嗎?我們和高校的創業協會合作,給他們培訓好後,估計能迅速拉起來好多人的地推大軍”;

“高校學生,成本低,尤其是這種有提成的,咱們給他們日結,到時候地推人數根本不缺”。

……

類似張叔向他們這種討論的服務商很多,有秦大媽核心服務商,也有千度外賣、餓了吧、魅團外賣等服務商;

對於後者來說,他們已經把北方市場開發的差不多,除非魅團他們往南方發展,不然這些服務商基本沒啥活幹;

現在,秦大媽外賣北上,他們有現成的商戶基礎,相當於對他們來說,把商戶重複利用;

這一點上,他們用過很多次了;

先是魅團外賣,之後是千度外賣,現在是秦大媽外賣,相當於一個商戶可以賺三次錢,不可謂不多。

“幹總,秦大媽外賣北上已經定下來了,大年十六一過,將會往北方發展,咱們之前的服務商以及千度外賣的服務商,估計都會成為秦大媽外賣對付咱們的排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