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總,這次和以往行情不同,國內經濟想要複蘇,就得加大政策輸出,這種情況下,股市作為經濟的晴雨表,絕對會有一大波行情”;
“我們金融行業前段時間還開了一個高端峰會,都是一些從事證券行業幾十年的大咖,大多人都認為這次股市將會超越曆史最高點位”。
看著還在據理力爭的王曉華,看著正準備插話的常成,馬毅搏舉起右手,示意他們不要繼續反駁;
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關於杠杆的事情,不要再多加,保持現在的資金狀況就可以”;
“對了,當大盤點位突破5000點後,開始清倉所有股票,在突破5100點的時候,必須要清倉完畢”;
“這是清倉,包括我個人賬戶和私募的帳戶”;
“不是減倉,更不是加倉”;
“而且,作為一個金融項目負責人,應該永遠把風險放到第一位,錢可以少賺,如果一旦因為激進導致大幅虧損,就不是少賺那麼簡單”;
“以前我想要高杠杆,你都是各種勸說”;
“那時候風控意識那麼強,現在怎麼就沒有了”?
“還有,不要總覺得這次和以前的有很大區別,曆史經驗告訴我們,你總感覺的每次大有不同,其實都是錯覺,明天和今天其實沒得差”;
還有一句話,馬毅搏沒有說出來,就如同房價一樣;
在2008年的時候,金融危機出現,樓市也是大跳水,好多人認為樓市已經到頂了,都是曆史新高價格;
結果,2009年開始,樓市就收複了2008年的跳水,到了2010年,樓市又創新高;
在2014-2015年的時候,好多人又覺得經濟很差,樓市肯定會繼續深度調整,事實上,這兩年全國樓市,除了首都,都很差;
但隨著2015年3月30日鵬城第一個打響救市口號,這一波瀾壯闊的漲幅從此拉開;
到了2017年,全國房價,相對於2015年的時候,基本都是翻了一番,更是曆史新高;
再之後,2021-2022年,隨著國家宏觀政策的出現,樓市又出現了一陣萎靡,好多人覺得這次肯定和以前不一樣;
其實,不止這一次,房地產市場化這三十年以來,每次房價一跌,很多人都覺得樓市不行了,因為每次下跌的時候,都是曆史新高的價格;
再過幾年,當房價繼續上漲後,很多人還是會有這樣的感覺。
曆史的車輪一直都在前行,但軌跡都是驚人的相似。
“馬總,您說的不繼續加杠杆,我覺得很有道理,不過5000點就開始清倉,在5100點清倉完畢,這個是不是太匆忙了”?
“按照現如今的情緒,或許一兩個月就能到5000點,直接清倉應該有些早”;
“據我們統計數據顯示,就算是到了牛市末期,市場的成交量會急劇擴大,買方數量遠遠大於賣方,市場上將會是一片看好”。
王曉華還繼續據理力爭,想要說服自家老板沒有必要這麼早清倉。
“是啊,你都說了市場將會出現一片看好,現在不就是這樣嗎”?
“按照我的意思來,過段時間,我要用這筆資金,不能耽誤其他事情”;
“對了,你們可以調查一下,現如今金融市場的杠杆率是多少,這種杠杆率一旦繼續下去,肯定會出現係統風險,這是不會被允許的,一旦杠杆率上升太快,國家就會插手,杠杆降下來了,沒有新的資金入場,拿什麼來維持現如今的股市”。
說完後,留下呆楞的王曉華和常成。
有些話,不能說破,但作為老板,馬毅搏還是有自己的權威;
這或許就是老板的好處,獨資的好處,想要怎麼辦就怎麼辦,能說服你最好,如果不行,那就直接命令;
隻要事後證明是正確的就可以。
……
時間匆匆而逝,一晃來到了2015年3月30日;
這一天,對於其他行業的人來說,普普通通;
但對於房地產行業的人來說,可謂是久旱逢甘露。
2015年3月30日,中央發布三大房地產政策。
政策一:對擁有一套住房且相應購房貸款未結清的居民家庭購二套房,最低首付款比例調整為不低於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