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會長,電動轎車的專利在一家叫大眾車廠企業手裏。我剛才按照您的意思和對方聯係了。大眾廠的經理張晟晨讓咱們報價。"
"小周你去把這個電動車專利的具體情報,打印幾份。大家先看一遍在繼續討論。"
30分鍾後,大家看完了電動車專利後。張會長說到:"我請來了聯合會首席工程師李工,下麵讓他先給咱們講講,這個電動車專利的優缺點。"
"這個電動車專利說簡單也簡單,說困難也困難。我先說簡單的部分把,電動車的傳動部分最簡單。就是電池帶動電機驅動車輪行駛罷了。這個概念100年前就有人提出過。傳動部分的專利很容易繞過去,不值一提。"
"下麵我說說這個專利困難的方麵,以前電動車概念最大的瓶頸是電池,電池容量低電動車的續航裏程就少。本身電池充電速度,就比汽車加油要慢的多。如果充了幾小時電好不容易充滿了,隻能跑幾十一百裏。那這種電動車就完全沒有實用性。"
"這個專利不一樣,它用的是一種全新的鎘鎳電池,並且采用了固體的正級材料,使得電池的容量大提升了8倍。並且還減輕了車子的自身重量,減小了輪胎的寬度,降低了輪胎與地麵的摩擦力。最終這種電動轎車的行駛裏程超過了1000裏。具有了實用型。"
"這電動車速度肯定不如汽車快。駕駛感比汽車差遠了。"
"對啊,車身那麼小,坐著也不舒服啊。我看達官顯貴們是不會選擇電動車的。"
對啊,電動車為了續航能力犧牲了乘坐的舒適性,沒有了駕駛的樂趣,還不能彰顯身份,完全是垃圾產品。根本不是咱們燃油汽車的競爭對手。"
"好了,大家先靜靜,張工依你的經驗估算下,造一輛電動車的成本是多少?
"嗯,成本問題我剛才就想說,被大家踴躍的發言打斷了。這個電動車的成本我簡單的計算了下,因為沒有精確的計算,可能會有不超過10%的誤差,大家多擔待啊。等回去後我在仔細的計算一遍,然後在給各位領導出一個詳細的報告。"
"行了,張工,長話短說,快說你計算的結果吧。"
"好的,張會長。經過我按照專利初步的計算,造這麼一輛電動車,需要800個工時,一個工時最少也要2個銅板。按這個計算造一輛車的人工成本是1600個銅板等於1枚金幣。"
"材料成本前期一共需要902個零件,其中別的工廠能采購到的標準件一共702個共需6個金幣。剩下200個零件,大眾車廠必須自己生產。這就需要開模200次。需要不少錢。不過開模後成本並不算太高。預計需要3枚金幣。經過我初步計算,造一輛電動轎車的成本是10枚金幣。"
"什麼,一輛電動車的成本才10枚金幣,這也太便宜了吧。大眾車廠要是把電動轎車定價,15枚金幣一輛。豈不是會搶走咱們很大一部分市場。"
"等等,張工剛才你說大眾車廠一個工時的成本是2個銅錢。那豈不是說大眾車廠雇一個工人的成本,才一個月5塊銀元?這怎麼可能哪有那麼便宜工人。"
"周秘書長,你以為外麵的工人,都和咱們三飛工廠一樣,剛進廠的學徒都拿,1個金大頭一個月的薪水。從張道陵大師成立飛馬廠開始,咱們三飛的傳統就是隻雇張,李,周三家的族人當員工。自然福利待遇都非常優厚。"
"外麵那些血汗工廠的股東,可都是黑心的資本家。自然會拚命壓榨工人的剩餘價值,外麵工廠的工人,可不像咱們三飛廠,每天工作8小時,每周還輪流休息2天。實行1周40小時工作製。"
"外麵最有良心的資本家工廠裏,工人一天也要最少工作10個小時,一周休息一天。大部分工廠是一天工作12個小時,一個月隻有2天休息。平均一周工作72小時甚至80小時都很普遍。"
"我靠,咱們都是和一些什麼人在競爭啊,這些黑心資本家也太黑了吧,大晉官府也不製定相應政策,禁止這些黑心資本家,這麼狠毒的剝削工人嗎。"
"哈哈你開什麼玩笑,現在每年科舉考試都錄取這麼多舉人,甚至進士老爺。這些人都得授官吧,一個舉人老爺,官府給的俸祿不能太寒酸吧。起碼也得每月3個金大頭吧。年複一年新老爺的數量,遠遠超過死去老爺的數量。造成了老爺們越來越多。官府的負擔逐年增加。現在每年光養老爺的費用,就超過了大晉官府5分之三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