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最後一天。
曲州老小區家中,陳光耀獨自躺在床上,雙目無神地看向殘破的天花板。
《西遊記》網文改編版的《大棒打妖人》於今日中午11:49分完結。
具體成績,陳光耀還沒有來得及去看。
或者說,對於這本書的最後銷售結果,他已經無所謂了。
畢竟,在這長達五個月的連載時間裏,他仿佛就如當年的吳承恩一樣,將這段取自民間的不朽經典又從頭再走了一遍。
古有莊周夢蝶,今有光耀憶承恩。
原來創作是這種感覺。
陳光耀此刻雖然精疲力竭,食欲全無,但大腦卻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暢快和愉悅。
在穿越前,陳光耀有看過一本國外的閑書。
其中,那位叫馬斯洛的作者,在書中提到了這樣一個新奇的理論。
那便是之後在大眾視野裏廣泛出現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在他的理解中,其實人這種動物的一生,大體都是為了以下這七種需求在不斷奮鬥。
第一層,被稱為生理需求,也是最底層需求,其中包括吃喝拉撒睡等。
這一需求的目的隻是為了維持自身生存,也就是活著的字麵意思;
第二層,被稱為安全需求,其中最好理解的就是每個人都想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
這一需求的目的是為了保障每個人的安全穩定,免除對未知恐懼的威脅;
第三層,被叫做歸屬與愛-社交需求,其中包括與血脈家人的親情,在工作學習中認識的朋友之間的友情,以及與那位命中注定之人的愛情。
這一需求的目的是作為一個人的本能,想要同他人建立情感聯係擺脫孤獨所帶來的寂寞空虛冷,畢竟人是社群動物;
第四層,被叫做尊重需求,其中不僅是指廣義上的社會地位,同樣也包括你在家庭中,學校裏以及工作的公司等不被人輕視、侮辱。
這一需求的目的其實是因為每個人在社會中除了想要獲得外部的成就認可,同時還需要自我內部的價值肯定;
第五層,被叫做求知需求,其中不僅僅是指上學讀課本,還包括了等步入工作後對於專業技能的提高學習。
這一需求的目的是為了讓每個人的能力和自己的認知相匹配,避免眼高手低,好高騖遠的情況發生;
第六層,被叫做審美需求,這個審美不光是指男女自戀、化妝打扮,還包括對整個世界一切美好事物的追求。
這一需求的目的也是人對於真善美追逐的內在本能,當然也可以理解為好奇心;
第七層,被叫做自我實現需求。當一個人將以上所有需求都通過自我努力一一實現後,是否就可以去死了呢?
答案是不會,人的求生欲是無法控製的本能。
所以當一個取得了世俗意義上大成功的人依舊不會滿足,他們會選擇繼續發揮自身潛能,不斷完善自己。
比如說,股神巴非特依舊在每天工作,房地產大亨李嘉城九十歲高齡依舊奮鬥在一線;
雲南紅塔山集團的締造者褚十健在晚年出獄後仍舊選擇到山上承包林地種橙子,最後推出了褚橙這一全國聞名的水果品牌;
萬科集團的老總王氏在財富自由後選擇了去嚐試各類極限運動,52歲登頂珠穆拉瑪峰,59歲再一次登上珠峰,並創下了世界基尼斯紀錄。
……
所以在現在的陳光耀看來,這一世他得活得像職業登山運動員一樣,一座山爬完後站到山頂佇立遠眺,發現在不遠處仍有一座更高更險峻的大山在等待著他。
這便是古人常說的人外有人,山外有山的另一種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