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第二天,豐娘大清早就帶著一家人往回走,家裏還有很多事情等著做呢。
濟陽縣城因為出了幾個朝廷重臣,比一般的縣城城門要修的雄偉壯闊,城門外還有好幾道奉旨修建的高大牌樓,旁邊則是這家人修的舍粥棚。燕然注意到第一個粥棚十分破敗,上麵的文字都脫落了,隱隱約約能看出個“薑”字,其餘幾個粥棚,卻一個比一個氣派,比圍城而建的貧民草房好上千百倍。
就在那個薑家粥棚門口,有幾個人圍著在哭,聲音壓抑淒楚,令人心中不忍。
燕然轉頭看著娘親,豐娘也有些受不了,她對趕車的杜德榮道:“他叔,去問問怎麼回事?能幫一把是一把。”
杜德榮點頭,停了車,拉起車閘,走過去詢問。
原來那家的男人得了瘧疾,妻子下狠心賣了賴以存身的破草房,沒想到錢花完了,男人的病還是沒好,女人不得不領著兒女回鄉下老家,才走出村子,男人就暈厥過去,一家人忍不住哭泣起來。
燕然看到那家人的小女兒,兩三歲的樣子,心中不忍:“娘,咱們是不是給這裏人說一聲啊,青蒿可以止瘧。”
豐娘比燕然還顯得難過,她點點頭,咬牙拿出一大串銅錢,還掏出孫先生抄的藥方給杜德榮:“他叔,請你幫忙去藥鋪抓些藥來。”
杜德榮有些茫然:“這麼多錢,能抓好些藥呢。”
豐娘低聲道:“我知道。”
杜德榮忽然明白:“嫂子想要在這裏施藥嗎?”
“嗯!”豐娘點頭,“咱家也不是富裕的,隻是宣揚一下臭蒿汁能夠治瘧疾而已,不管怎麼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也算是積德行善了。”
杜德榮點點頭:“八嫂說得對,你們在這裏等著,我很快回來。”
豐娘給那個哭泣的婦人說了打算,請她去村子裏借個砂鍋過來。
那婦人兩眼哭得通紅,連連答應著,請豐娘照顧兒女,她一路小跑地去了。
城外的棚戶區,多數都是茅草屋,家家的日子都過得緊吧,得了病常常靠硬扛,現在聽到有人施藥,很快就有人過來,其中一個五十來歲的老漢,帶了兩個後生,挑了一擔水送來,還有人抱一抱柴禾,有人送幾個瓷盆和幾個大碗。
杜德榮買來藥材,搬了三塊石頭架起砂鍋,開始熬藥,很快就有七八個人,手裏拿著碗,一邊等待,一邊好奇地看著。
豐娘帶著燕然和英睿,采了一大捧黃花蒿的嫩芽,洗淨了用幹淨布巾絞碎,濾出汁水,端了一碗給了眼睛還紅腫的婦女:“我鄰居已經用這藥治好了,你若信我,就把這碗藥喂了你孩子他爹吧。”
“你說這臭蒿汁可以治瘧疾?”那婦女大吃一驚。
“是的,這位大嫂,我鄰居的確是喝這個好的,你放心,那邊還有解蒿毒的湯藥,不會有事的。”
那婦女看著奄奄一息的丈夫,咬了咬牙,接過豐娘手裏的粗瓷碗。
一大砂鍋藥湯熬出來,臭蒿汁也弄出了一瓷盆,取藥的百姓安靜地排著隊,眼睛不時地看著那個躺在地鋪上蓋著厚被子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