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公子還會做風箏?”豐娘也很意外。
“嗯,他爹有本什麼書,上麵有做風箏的。”
“哦,胡家詩書傳家,已經三代,藏書肯定挺多。”
“嗯,娘,可是殷奶娘卻說那些不過旁門左道,她建議胡公子多讀四書五經,將來好科舉入仕,為爹娘爭氣。”
豐娘歎了口氣:“殷奶娘說得也有道理,雖然說開卷有益,可朝廷大力提倡儒學,以此為正道,別的就成了旁門異數,睿兒若是想要有一番作為,自然還是以四書五經為主。”
杜英睿懵懵懂懂地點點頭:“好的,娘,那我會告訴胡明世,讓他也好好學儒學。”
燕然卻眨了眨眼:“娘,我又不用考科舉,那些雜書是不是可以借來看看?”
豐娘寵溺地看了小女兒一眼:“自然是可以的,你哥哥也可以小小涉獵,隻要不耽誤正課就行。”
剛吃過午飯,喜兵就來了,送來一包孜然,還有一盒牛肉幹,同時,邀請燕然兄妹去玩耍:“公子讓我來請你們。”
“好的,我正想讓他教我做風箏。”
胡明世見杜英睿不想放風箏,卻想做風箏,並沒有顯出失望的意思,反而興致勃勃把他老爹的書貢獻出來。
《四海誌異》是手工抄錄出來的,是一本遊記,裏麵從風土人情到園林建築,以及飲食、農耕、加工製造,無所不包,但沒有一件事情寫詳細清楚,多數寥寥幾筆,讓人讀了雲裏霧裏,根本弄不懂到底怎麼回事。
燕然感謝娘親逼著她讀書,不然她對著滿篇的文言文以及繁體字,跟不識字的人差不多。
不得不說胡明世是個天才兒童,書本上隻有寥寥數語,和一副結構和比例都說不清楚的圖畫,他居然能做出可以飛的風箏,燕然心裏大為欽佩,這貨若是長在後世,肯定是學神級別的。
三個人對著胡明世的風箏,又參照書上的文字指導,一下午時間,又做出兩個風箏,一個老鷹,一個小蜜蜂。
初二這天,胡明世和杜英睿去放風箏,看燕然抱著《四海誌異》舍不得放手,很大方地一揮手:“你拿回家再看,咱們先去放風箏。”
“好啊,放風箏啦——”燕然舉著自己的小蜜蜂出了門。
在後世的孩子,肯定想象不到,這個時代放個風箏都是奢侈的事兒。
在這樣的鄉村裏,人們吃飯都成問題,那裏會買個風箏放?就是有人想賣,也沒人會做。
燕然三個在打麥場放風箏,引來滿村的小朋友,連帶很多大人都來瞧熱鬧。
三個人本來約好,還要研製那種長串的飛龍風箏,可惜燕然沒有能夠成行。
初三早上,太陽才從地平線升起,燕然跟著哥哥剛走上通往村子的大路,就聽到有人喊了一聲:“師傅——”
一個身上穿著髒衣服,臉上被打得鼻青臉腫的男人奔過來,對著燕然就跪下了。
“你?”燕然仔細辨認,才發現這是張嘎兒,“你怎麼成了這幅模樣?”
“師傅,我輸了——”
燕然氣得抬腳踹了上去:“輸了就輸了,輸了你賴賬是不是?不然怎的會挨打?”
“我,我,我再一把,肯定會翻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