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然不明所以,但她相信外公有外公的道理,此刻,知道對麵是金家姑娘,自然不理不睬。
金櫻卻沒法不在意杜燕然,低聲咕噥了一句:“哼,護國公已經六十多了,還能庇護你們到何時?
燕然並不知道,襄國公府已經視他們一家為眼中釘了。
話說襄國公夫婦進京,頭等大事當然是恢複以往的權勢利益,皇帝讓他承襲了爵位,發還宅邸,賞賜金銀財帛,卻沒有給他們更有話語權的實職。
襄國公很著急,想要活動活動,他第一請托的對象,便是衛國公。
衛國公是扳倒梁炳輝的頭號功臣,又是攝政王的救命恩人,位高權重,他若是幫忙說好話,皇上沒有不應允的。
襄國公覺得此事必然可以成功,自己的父親老襄國公和衛國公是的至交好友,看在以往同甘苦共患難的份兒上,他沒有道理拒絕自己。
可是衛國公卻並沒有答應為其謀權,而是勸解道:“皇上對你們這樣,已經是很難得了,若想恢複令府昔日的榮耀,你們首先得先讓皇帝看到誠意。”
襄國公十分失望,他委屈地反駁衛國公:“我一家人對皇上的忠心,可表天日,我跟隨父親,奔波了十多年,辛苦砥礪,差點死於南方濕熱的瘴氣,事到如今,世叔還說我們沒有誠意……”
“的確,你父親為了今日大事,奔波勞碌,以身殉國,有眼睛的人都看得見,皇上就是因此才讓你承繼了爵位的。”
“可是……”
“可是皇上卻沒有給你實職,對不對?你父親十年心血,到最後奮起一搏的時候,你做得怎樣呢?”
襄國公辯解道:“時間倉促,我沒有來得及到京城……”
“我不是提前兩年要你準備了嗎?我攻打西山大營的時候,你的人怎麼一個也不見?”
說起這件事,衛國公就很是不滿:“幸好皇上不顧安危,親臨險地,引得梁炳權手下內訌,不然,事態到底會發展成什麼樣子真很難說。
我帶的人,隻有一萬多點,皇上去的時候,死亡三千多,重傷三千多,西山大營投誠的一萬多人,也死傷過半,梁炳權若是再發起衝鋒,我們可就擋不住了。”
襄國公啞口無言,他雙手捂臉,抽抽噎噎哭起來,眼淚從手指縫裏滲出來:“老國公,薑世叔,這事確實怪我,是我的不是,嗚嗚,我貽誤戰機,百死難贖其罪,我沒想到李玉林是梁炳輝忠實爪牙,他把守著入京的要道,我想不出辦法突破,嗚嗚,我笨死了……”
衛國公耐心地給他講道理,希望襄國公能理解自己的意思,好好為國做點實事,等有了功勞,自己再在皇上麵前說說好話,給他一個實職也不是不成,沒想到襄國公不思反悔,竟然耍起了無賴,把責任往別人身上推。
衛國公氣得眼前發黑,他戎馬一生,心硬如鐵,若不是看在老襄國公的麵子,早就端茶趕人了,何須用這樣大的耐心講道理?
衛國公終於忍無可忍,他沉吟了一下道:“你說的也是實情,那李玉林實在厲害,韋南侯派了五百人,用了一個時辰才把他嚇得棄械投降,的確是一塊難啃的骨頭。”
“衛國公,你不能這樣說,我當時不敢和李玉林撕破臉,害怕梁炳輝有所覺察,壞了大事,我沒想到李玉林色厲內荏,必須動真格的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