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大本營(1 / 2)

杜仲德在江南的所作所為,每天都有快報送到京城,鼎新帝一看還冒出綠林人士這樣的說辭,氣得直拍桌子:“可惡!奸賊!”

上一世,張誌賢稀裏糊塗被當了替罪羊,一直到他死後八年,京城出了一個非常著名的伶人“紅姑”——其實是個少年郎,被人從小當女子養大,他嗓音清脆甜美,扮相嫵媚,唱功和琵琶都非常出色,京城高門的貴婦極力追捧,掀起了一股“紅姑”熱,不久,有人把他薦入後宮,皇後為了讓皇帝放鬆,特地請他一起觀看,“紅姑”忽然拿出父親的血書喊冤。

但事情已經過去了那麼多年,很多證據都湮滅了,就連血書上狀告的首犯楊金英,也已經猝死五年,案件追查了一年多,最後不了了之。

想起前世艱難的國事,鼎新帝的拳頭捏緊又鬆開,他不知道自己這一回,能不能破開迷霧,見到真章。

但張誌賢絕對沒有綠林背景,不然,他一家男丁被斬、女眷幼童官賣,唯一存活的嫡子,竟然被人下藥,長成女兒狀,淪落到煙花柳巷,成為伶人——這可是比倒夜香、修腳、掃垃圾還要下等的活兒,若是有能力,怎麼會不搭救呢?

奏折上所說的張誌賢的堂弟張忠賢,也是被一起斬首的,整個過程,他沒有一絲的異常,根本就不是什麼武林高手,也沒有武林朋友。

楊金英在監獄裏,並不清閑,他很快便接到報告:“杜仲德把張誌賢關在驛站了,沒見審問,杜仲德對張忠賢似乎十分厭惡,早飯時,驛卒給了張誌賢一碗糙米,連鹹菜都沒有,杜仲德裝沒看見,後來,拜訪官員走了之後,他的嫌棄之情更明顯,連糙米飯都不肯給張忠賢,而是讓他吃自己的剩飯菜。

張誌賢也算是個人物,居然眉頭都不皺地將剩飯全吃了。”

楊金英咬了咬牙,這個家夥,果然特別能忍,他眼下還不敢掉以輕心,還必須再加一把勁,讓杜仲德徹底相信,張誌賢才是江南最能貪腐的官員。

打發走了獄卒,楊金英狠狠地在心裏念叨:“張誌賢,這些年竟然一麵拿著我的錢,一麵偷偷記我的黑賬,還好抄家把賬簿給翻出來了,不然,我還蒙在鼓裏呢。”……

江南的情況,源源不斷送到皇帝的案頭,有張誌賢寫的懺悔錄以及舉報材料,還有鄭義安排人悄悄滲入江南省府的監獄,觀察那些犯官得到的材料。

鼎新帝拿起資料,一頁一頁仔細看過:

“楊金英居住的監房,十分潔淨,每餐有菜有肉,精米白麵,他外麵穿一件似乎因受刑而破爛的衣服,內裏的襯衣卻又新又幹淨,每天都有幹淨衣服送入,將他換下的髒衣服拿走。

“若不是住在監牢,他的日子和度假沒有兩樣。”

“江南貪腐案送入監獄的二十幾人,待遇截然不同,有人和楊金英這樣養尊處優,有人卻真的天天受刑,逼著在承認貪腐的案卷上畫押簽字。

“誠如皇上所疑,此案果然是夾生飯,官府中一些小吏言稱,楊金英府上金山銀海,每年都會給京城送去大堆的節禮。

“京城是誰收了節禮,沒有絲毫痕跡,而且,查抄楊府的單據上,隻有一些名人字畫和一些金銀器物、擺件,略有價值,總計不超過一萬兩銀子,這和楊金英平日裏闊綽手段極不相符,據聞楊金英有一串蜜蠟佛珠,每一顆蜜蠟珠子都價值連城,其妻有一個帶著金綠貓眼石墜子的項鏈,更是無價之寶,但微臣在抄家清單上卻並發現,另外,傳聞楊金英所有的很多珠寶器物字畫家私,清單上也沒有看到……”

在江南,杜仲德拒絕了當地官員提供的臨時宅邸,堅持住在驛站,他果然和人們料想的那樣,十分清廉,模範地遵守著朝廷的規章製度,但卻做事卻不夠利落,拖泥帶水,調查的案件,經過一個多月,似乎也沒有多大進展。

自己的父親什麼性子,皇帝一清二楚,他為何會忽然有這樣的派遣?燕然在為爹爹擔心了幾天之後,便猜測皇帝肯定另有深意,但他實現竟然都不肯給自己告知一聲,這讓燕然有些不爽。

這天午餐,皇帝終於抽出時間和皇後、兒女坐在一起。

他們夫妻改變了皇宮很多規矩,比如,帝後共餐,按理應該上二十四道主菜,還有十八道配菜,另外還有八種主食:各式酸甜鹹淡的點心,以及米飯麵條等。

皇後和皇帝一致認為那樣太浪費,皇後首先砍掉了配菜,改由花束代替,主菜也限製為八冷八熱,外加兩種湯,四種點心,麵條米飯各一。

今天的飯桌上,八個涼菜中間,卻隻放了一個熱菜,皇帝雖不介意,但很奇怪:“梓潼不是要求廚房每個菜都少來點嗎?怎麼忽然上了一整隻大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