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歡早就料定了王長軍目光短淺,不會拒絕大量訂單,更不懂得分批發貨。當然,他要是分批次給貨,梁歡也有辦法,讓廠裏的人去排隊,一樣把貨給拿回來。
王長軍不知道,在商品火爆之後的真空期,市場有多麼可怕!
梁歡用三百多萬買斷了鵬程七天的時間,隻過了不到一天的時間,他手裏倒出來的貨,轉手就高價賣出去了。利潤比,跟王長軍合作的時候賺得差不多。
第三天的時候,經銷商都知道了,鵬程拿不到貨,就去郊區一個叫大頭的人那裏拿貨,要多少有多少,就是價格上要貴一些。
貴一些也行啊,總比沒貨強吧?
市場規律就是這樣,羊毛出在羊身上。梁歡壟斷之後,引起了一係列的連鎖反應。小賣部的零售價開始漲了,幾分錢的小饅頭賣到了一毛,薄脆餅幹也漲了接近三成。可這依然擋不住小孩子們的熱情,賣得依然火爆。
小食品行業,產品越火,資金回籠期就越快。梁歡拆解來的三百多萬,到了第三天的時候,已經完成了第一次資金循環,往後的時間,所有回籠的資金都是賺的!
比王長軍開廠子還要賺錢!
當然,賺錢對梁歡來說是重要的。但教訓一下王長軍,也同樣重要。
在最初布局的時候,梁歡就成立了一家小公司,把小饅頭和薄脆餅幹用的黃油棕櫚油給買斷了!三天之後,王長軍的原料用完,通知供銷公司供貨,得到了一個不好的消息。
沒貨了!
黃油、棕櫚油都是南方運來的,要等下一批,至少五天以後。
王長軍哪能等啊,外麵全是經銷商。正當他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時,供銷公司給他透了個消息,所有的原料都賣了,但還沒運走,你可以聯係這家公司,看能不能勻給你點。
王長軍立刻按照電話打了過去。結果讓他感到很高興,對方願意出讓多餘的黃油原料,但價格上要貴一些。
黃油1720一噸,棕櫚油450一桶!
王長軍一聽,比原來貴了三分之一啊。
“行,買了!”
貴也得買,誰讓訂單催得緊。先買下來,然後跟供銷公司定了下批的貨,王長軍才緩過勁兒來。
原料反麵,依然還是梁歡幹的。
左手倒右手,他又賺了王長軍一些錢。當然,這事兒幹一兩次就行,對方遲早會發覺的。
七天過去了,王長軍終於完成了第一個大客戶的訂單,雖然由於漲價,利潤縮小了許多。他開始照顧零星的訂單。到這時,他發現看不見經銷商了。正當他彷徨的時候,又有大客戶來了,這次包下的是四十萬箱!
王長軍已經感覺到了不對勁兒,但貪財的他還是接下了訂單。他不知道,這種行為跟自掘墳墓沒什麼兩樣。
各地的經銷商們提前知道鵬程又接了大訂單,對王長軍根本不抱希望了,直接去郊區大頭租賃的場地那裏提貨。隻不過,由於鵬程提價,大頭這裏的價格又漲了一些。
自始至終,梁歡都沒有出現過,處理這些事的,都是潔神內部的一些人員。二皮也就前期出現過,後來都在後麵指揮。所以,基本上很少有人知道是梁歡操縱的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