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二哥今年十八歲,他人很聰明,但是學習卻一塌糊塗,去年才初中畢業,就輟學在家了,我醒來都沒有見到他,好像是跟著一個建築隊去市內幹了幾天活,所以我直到今天還沒看到他。我三哥十五,今年初二,四哥十三,剛上初一。我們隔壁村子有一所學校,有初中部和高中部,他們現在都在那裏上學。不過很奇怪,我記得我以前也是在那讀的初中加高中,但我們有早晚自習,可是我哥他們現在並沒有,也許是後來才加上的吧。
這兩天,我並沒有見到我爺爺奶奶,兩位老人說是呆在家裏膩了,去市內(家裏人習慣稱作“進城“)我叔叔家改善生活去了。
現在已經是農曆九月份,聽老媽和老爹的談話,我家田裏麥子早已經中上了,這時還沒有播種機,應該是用的牛拉犁吧,這兩天,老爹還去田裏給小麥除了草,也帶著大哥和我去感謝了董老師。說起董老師,對我來說那真是鼎鼎大名如雷貫耳,記得以後每一年我大哥都會去看望她,可是我從未見過。(也許是見過但不記得了?)如今,我總算是見到真人了。董老師看起來四十多歲,說話時總是帶著淡淡的笑,很平易近人,因為我大哥是她的得意門生,連帶的對我父母又多了幾分親熱,雖然話不多,但句句都透著實在,是一個很樸實的人民教師,好像我讀書期間從未遇到過這種和藹又負責的老師。
“妮兒啊,你幹啥呢?快點出來吃飯!”老媽喊。
我磨磨蹭蹭從裏屋走到堂屋,坐在小板凳上等著吃飯。
“哎,他媽,你看妮兒咋了?這兩天都不咋說話,也不鬧人了,今天一上午都呆在屋裏沒出來。”老爹問老媽。
“沒事吧,我看著好好地。不鬧人不是更好?你也是,瞎操心。”老媽說。“你別說,妮兒這兩天懂事多了,還學著自己吃飯呢,長大了吧。指不定過幾天,都會給你買煙了哪!”
聽我媽這樣說,老爹也就不吭聲了。
我聽了他們的對話,不由一驚,還是表現的不像兩歲多的小孩呀。幸虧老媽是一個聽大大咧咧的人,心大,小事上從不在意,老爹雖然細心,卻沒多少時間照料我,也就沒發現我太多的不同,不過,以後我還是要再小心一點才是。
“大生,你們啥時候走?”老媽問大哥。
“十五號。”“哦,那我得趕緊給你收拾東西了。你一去,年裏頭也回不來,冬天衣服也得帶上,厚棉被也得帶,鋪的蓋的,臉盆……”“媽,你說的部隊上都統一發,不讓用自己的,帶了也沒用。”大哥打斷老媽的絮絮叨叨“恐怕衣服得帶兩身,別的就不用了。”
“就是,大生知道操心,你別忙了。”老爹說,“帶恁些東西,別的同誌還以為咱大生沒見過世麵,別讓人笑話。”
聽到老爹這樣說,老媽也就不提這事了。老爹又說:“明天,田裏也沒啥事,咱倆去城裏把爹媽接回來吧,老三兩口子整天上班,倆老人也不好多住。”
“你說接就接吧,回來也就是多做兩碗飯。”
“那就這吧。”
老爹和老媽的對話,永遠都是這樣簡單明了,除了老人就是孩子,再就是田裏的活,偶爾老媽在抱怨一下我伯母不照顧我爺爺奶奶,除此之外,就很少有交流了。以前,總是很不耐煩聽他們說這些家長裏短,現在,換一種心情來聽,到也別有一番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