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劉氏祖訓(1 / 2)

古希鎮,神鬼峰。

雲霧繚繞的山腰上,劉家村裏還剩了二十來戶人。

這些年,太平了許多,很多村民都搬下山去了,房屋也都空置了起來。

村東頭一座有些年月的四合院裏,有個虎頭虎腦的少年,正在書房中奮筆疾書。

少年名叫劉知一,今天,是他七歲的生辰,但他已經在書房裏待了一下午了。

書案上除了筆墨紙硯,還放著一本極厚的書,封皮雖然泛黃,但很有質感,上麵寫著“劉氏祖訓”四個金字。

書房外,有個婦人的聲音響起,“我們一年就來這麼幾天,還耽擱他了嗎?學那東西有什麼了不得的!”緊跟著的,是一個男人的聲音,“大姐,知一就快寫完了,再等一會兒就好了!”而書房裏,劉知一頭也沒抬一下,專心之至。

“砰”的一聲,書房的門被重重地推開了,走進來一個四十來歲的婦人,身形消瘦,一臉怨毒。

婦人叫陳明安,是劉知一的姨母。

看著默不作聲,快步走來的陳明安,劉知一停下筆,略感不安。

眼看陳明安一手搭在了書案上,劉知一趕緊將《劉氏祖訓》拿在手中,隨後,書案便被陳明安一把掀翻,筆墨紙硯摔了一地。

劉知一將《劉氏祖訓》緊緊地抱在懷裏,問道:“姨母,您做什麼?”

陳明安伸手抓住劉知一的手臂,往外拖拽,罵罵咧咧道:“天天看那勞什子,有什麼用?看老娘一把火給你燒了。”

劉知一手臂被抓得有些痛,卻仍然緊緊抱住懷裏的書,朝著書房門口那個身材修長的中年男人喊道:“爹!”

男人名叫劉繼道,此時愁眉苦臉地擋在那,無奈地懇求道:“大姐!別這樣,嚇著孩子!”

陳明安放開劉知一,斜眼道:“我們陳家的孩子,都這麼嬌弱了嗎?學了一整年狗屁祖訓,就這麼點事兒就嚇到了?”

劉繼道以手扶額,說道:“你講講道理好嗎?”

“謔喲,我沒文化,講不來道理!我隻知道你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逼著劉知一去做,我沒見過這麼當爹的!”

“不是我爹逼我的。”劉知一辯解道,“我自己是願意的!”

陳明安罵道:“屁都不懂,你知道什麼叫願意?背書背書,兩千多年了,要有人做得到,也輪不到你了。做人要務實,看清楚自己幾斤幾兩,別整那些不切實際的東西!”

“我肯定能做到!我自己都明白這些方法了,我知道我能做到的!”劉知一滿臉通紅,這話幾乎是喊出來的。

陳明安氣得不行,一巴掌扇了過去,罵道:“你要是能做到,我陳都不姓了!”轉過頭,看著劉繼道,又罵道:“我真是瞎了眼,才同意老四嫁給你!”

劉知一挨了這一巴掌,眼中含淚,卻硬是強忍著不讓眼淚掉下來,捂著臉的手也放了下去,依照著《劉氏祖訓》中所講的辦法,感受著心裏憤怒和委屈的情緒。

那感覺,仿佛心裏有一頭惡狼在朝著自己張牙舞爪地咆哮,而劉知一卻隻是看著這匹惡狼,一直看著,直到自己的內心平靜下來,才對它說了一句:“我一定會做到的!”

劉繼道見劉知一挨了一巴掌,不哭不鬧,這懂事的樣子,讓他心痛不已,卻又無可奈何。

劉知一在做的,就是劉家兩千多年來,祖祖輩輩都沒有做到過的事情——在九歲之前,用《劉氏祖訓》中記載的方法,將全篇十萬零一字的《劉氏祖訓》,一字不差地背下來。

一旦做到了,就有希望能進入祖蔭秘境,得到先祖的傳承。

《劉氏祖訓》倒不是什麼功法,而是兩千多年前,劉家一位先祖渡劫之前,寫下的處世之道。他用了十萬零一個字,將幾千年來那些“得道之人”說成“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寫了個明明白白。

這位先祖名為劉良元,是仙道第五境——歸一境的大賢。

東國大地自五族之戰過後,近五千年來,仙道能踏入第五境的人屈指可數。而這寥寥數人,無一例外地,都選擇了避世苦修,以應對天劫,成則飛升仙界,敗身死道消。

而劉良元眼見世間諸多修士,戾氣滔天,空有移山倒海之力,卻無厚德載物之心,深感痛心。於是自己在仙道步入第五境之後,竟不再修煉,轉而著書。

耗時百年,終於寫成了這部《劉氏祖訓》,又花了七百餘年,傾盡心血自創了一個與之匹配的功法。

避世渡劫之前,劉良元給了劉家世代子孫一個艱難的使命——培養出一個在九歲之前能做到熟背《劉氏祖訓》全篇的孩子。隻有這個孩子,才打得開他留在通玄鼎中的秘境,得到他的傳承,去突破更大的可能。

但《劉氏祖訓》卻像是一座高聳入雲的山峰一般,橫亙在劉家子孫的宿命之中,讓他們在之後的兩千多年裏,陷入了一個可怕的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