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殿下的武蒼穹聽武忌與久曆皇帝對話,如墜雲裏霧裏,不得要領。
龍椅上的久曆忽然高聲暢意大笑道:“哈哈哈……真讓人意想不到,原來是你!”
跪在下邊的武忌訕笑道:“嗯……是啊……真沒想到。說罷不好意思地衝著久曆皇帝一臉尬笑。
顧太後在珠簾後麵也聽得沒頭沒腦,疑惑不解。但聽得出來這皇帝與武忌似乎有過交集,隻是互相不嘵得對方身份而己。
想到這顧太後出言打斷兩人對話:“武忌娃兒,哀家問你,那個什麼‘國債’的辦法,真的是你想出來的嗎?"
武忌馬上低眉順眼,恭恭敬敬回道:“回皇太後話,正是無知小子一些粗陋淺薄之見,不妥之處,還請您指正。"
其實這太監去尋武忌的時間,顧太後把這“國債”細細琢磨了一下,也明白王祖賢與雷萬霆的用意了。現在國庫空虛,這由朝廷向民間借款,正解了燃眉之急。而且借得越多這國庫壓力越小,如果能靠這“國債”湊夠賑款的話,那當然是最好了。這樣一來便沒人細究國庫虧空的問題了,隻可惜這樣一來錯失了一次整倒張景略的機會。
接下來,顧太後詳細詢問了一些關於發行“國債”的具體問題,如每股“國債”多少銀子,這期限多久,這銀息又是多少等等一些疑問。關於那些不太好懂的新穎名詞,武忌也不厭其煩地向大家進行了解釋說明。
關於何為“認購”,何為“國家信譽背書,怎麼計算的“銀息”,又如何調動民間的“認購積極性”。”向民眾解釋“國債的固定收益”,等一係列眾臣聞所未聞的新奇理論,聽得眾臣心悅誠服,不住點頭,
望著殿上侃侃而談,意氣風發的武忌,久曆皇帝忽然起了惺惺相惜,惜才愛才之心,心中思量著要不要把武忌收入麾下,為己所用。
最終“國債”發行的事情敲定了下來,朝廷將發行七十萬股“國債”,為期三年,每股十兩銀子。接每年四厘銀息計算利息,三年後朝廷回購。如果這七十萬股“國債”能全部售出,將可籌銀七百萬兩,再加上國庫拔調,足以應付此次災情。
同時武蒼穹代表蘇家做出承諾:如若“國債”無人認購或者認購數量不足,將由蘇家全數兜底認購。這也讓朝廷吃了顆定心丸。
殿下的張景略見“國債"之事已經塵埃落定,便輕輕咳了一聲,然後目光望向那久曆皇帝,久曆皇帝會意。
望著殿下的武忌,久曆看向身側的禦前太監示意其宣讀旨意。那太監清了清噪子,尖著聲音說道“武忌聽旨!"武忌趕緊再行跪下,聽候旨意。那太監繼續尖聲說道:“兵部侍郎武蒼穹之子武忌,此次為災情賑款籌措出謀劃策,為朝廷、為朕與太後分憂,有功於朝廷,特敕封九品主薄之職。從下月初起,入宮伴駕陪讀,以示皇家恩寵。”
聽著禦前太監隨機應變的把“為朝廷災情賑款籌措有功”加了進去,心中暗暗讚許,這太監還算聰明,這之前擬好的口諭當中是沒有這句的。
敕封武忌為九品主薄之職,是事先與太後等通過氣做過暗中交易的,自然無人反對,但這招其入官侍君伴讀卻未與太後和眾臣商議過的,眾臣稍微有點意外,但珠簾後的顧太後明白,這是拉攏捆綁武蒼穹的開始。
武蒼穹心中暗暗唉歎道:“終歸還是要選邊站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