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寇勳原本還糾結由誰留守康川穀的問題,如今得知皇城被圍,知道已經不能再等了,必須盡快率軍進京,以解皇城之圍。
既然駱千裏三人的任務是劫拿卓格王子,那肯定要在康川穀耽擱一些時日,所以司寇勳便相邀三人進穀去總兵營寨歇息。
駱千裏惦念著京中的皇帝,希望能親自守在穀口關卡處盤查,早日劫獲卓格一行,也好早日回京,所以委婉拒絕了司寇勳的盛情。
司寇勳也非那遇事扭怩的性情,既然駱千裏身負皇命,不願進穀去總兵營寨,那自己也不勉強,吩咐魏千總好生照看三人吃住,全力配合三人緝拿卓格後,便告辭出來回康川穀中去。
臨行前司弘毅把武忌拉到一邊,囑咐武忌得空一定要去穀中看望自己,兄弟兩人好能聚上一聚。
司弘毅隨司寇勳匆匆趕回康川穀總兵營寨,馬上召集守備及守備以上的將官來營帳議事。
待眾將官到齊,司寇勳當眾宣布:“司弘毅由千總升至指揮僉事,留守康川穀,全權處理康穀中軍政要務。”
其實司弘毅能有今日的官職,全得益於近些年在康川穀邊關戰事中一路浴血拚殺,並非是司寇勳任人為親。所以司弘毅官升二級並任穀中留守主將,軍中大部分人還是信服的。
隻有一少部分與司寇勳同輩的老將們,略為擔心司弘毅年輕,恐他經驗不足,萬一大戎大舉侵犯康川穀,司弘毅將要麵對嚴峻的挑戰。除了這個緣由,倒無人反對司弘毅留守,並且任主將之職。
司寇勳見軍中無人反對,心中稍安。司寇勳讓自己的副將丘仁廣留守康川,輔佐司弘毅。這丘仁廣說來是康川軍的老人兒,且算得上司寇勳的心腹,最關鍵是丘仁廣是位沙場老將,經驗豐富,統兵遣將的謀略老道,對於司弘毅來說是不可多得的臂助。
以司弘毅為主將,丘仁廣從旁輔助,再加上七千餘康川軍精兵,守護韓國西北門戶康川穀隘口應該萬無一失。
接下來,司寇勳調兵遣將,安排率軍進京的事宜。司弘毅從京城趕到康川穀五天了,這五天穀中康川軍一直在緊張地準備軍械糧草,戰馬鎧甲等出兵必備的物資補給等等。
眼見得準備個七七八八了,再加上駱千裏帶來的皇城被圍的消息,司寇勳決定不能再等了。甭管康川軍準備得是否充足完備,明日必須起兵開拔,進軍京城寧西。康川軍早一日到達京城,就能早一日扭轉京城的局勢,以解皇城之圍,平定懋王叛亂。
翌日清晨,司寇勳親率三千騎馬作為先頭部隊,從康川穀出發,一路急行趕赴清溪郡。步兵與輜重車也在一個時辰後由穀中將官率領,按事先商定的計劃有序開拔,
武忌與駱千裏、林風三人的任務是緝拿卓格王子,所以在沒有完成任務之前,無論心中如何牽掛京城的局勢,那也不能急著回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