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忌為脫身,急切間不辨方向。竟然偏離了康川穀隘口所在,一路朝西南方的懸崖絕壁間奔馳而去。
大戎軍先是追丟了駱千裏和林風,還有那位身份神秘的蕃族將軍。如今又被武忌擊殺了眾多的騎兵,欲全身而退,這讓後麵統兵的將軍臉上如何能掛得住,這回去又如何交差?
故大戎統兵的將軍下了死令:“對潛入軍營的奸細,無論付出多大代價,務必擒獲,極端情況下可不計其生死。”
耳聽得後麵馬蹄聲轟鳴,敵軍呼喝聲此起彼伏。武忌知道敵軍就在自己後麵,窮追不舍。雖也覺得自己所行路途不對勁,但也顧不了那許多,甩掉追兵要緊。
武忌一路奔行,隻覺得地勢越來越高,腳下的路崎嶇不平,愈發的難行。兩側呼嘯而過的是青灰色山壁,山壁間已經鮮有綠色,且前麵的路越走越窄。又行了半盞茶時間,在一處山峰處向左急轉,再向前居然是處斷崖,前麵已經無路可行。
虧得武忌見機得快,及時步住身形,否則一個失足,怕就要衝出斷崖,失足墜下雲霧繚繞的山穀中去了。
武忌心中驚懼,冷汗都下來了。長出了口氣,定了定心神。瞧了瞧那雲霧間的斷崖,無奈之餘,不得不扭頭朝來時原路返回。
剛奔行數十丈,就見追兵已經把整條山路擠得水泄不通,逶迤蜿蜒足有數裏,恐不下千餘人。此時再想脫身,當真是難如登天。
武忌這一路奔行,加上先前與大戎士兵一番苦戰,對體力與內力的損耗極巨。
如今給堵在斷崖之上,能選的路也就隻剩一條:拚力全力,莫問吉凶了。
念及於此,武忌心一橫,三棱軍刺再度執於手中,一個箭步,衝著大戎軍士的隊伍殺將過去。
武忌此刻已經再無退路,故此出手再也不留餘力,每一招都是雷霆之勢的必殺招。
其實淩雪衣這幾年傳給武忌的功夫,多是修習內功的心法。這拳腳兵刃的招式也就那麼百餘招而已。
況且那招式輕靈柔美有餘,但陽剛氣不足,並不太適合男子修煉。
故此武忌修煉到最後,也隻是悟透其意境,至於招式早就拋去腦後了。
有著現代思維的武忌並不拘泥於招式,更注重每次攻擊的實效性,勿求一擊必中。
正所謂“一寸短一寸險”,武忌的三棱軍刺長不過尺餘,故與人過招時,皆與敵人貼身相搏。刺、挑、戳、撥,每式都狠辣無匹,一擊斃敵。
而敵軍所用長刀,長槍,長戟等兵器,在如此狹窄擁擠的山路中,反倒是施展不開,難以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此時的武忌已經殺紅了眼,隻要眼前的大戎兵士還有再戰之力,武忌便絕不放過,必讓其喪失攻擊力。
半柱香的功夫,武忌擊傷擊斃敵軍百餘人,被擊傷之敵就算是僥幸留得性命,怕也要留下肢體殘疾。山路間儼然成了屠戮的修羅場。
山路逼仄狹窄,敵軍人數雖眾,但難以展開隊形,起不到兵團作戰的優勢。武忌占盡地利,一身近身搏殺的功夫,大戎軍自然討不了好去,死傷慘重,但武忌想從容脫身卻也是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