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六一章 不是那麼簡單(2 / 3)

出去之後,張揚就興奮的說了起來,他還以為劉孝天是故意穩住劉響,欺騙他,讓他說出這一切來,雖然都是按照劉響自己所說,但他們也從裏麵得到不少有用的線索。

“你說什麼,現在事實還沒有弄清楚,你怎麼斷定他就是賣假貨?”

劉孝天突然停了下來,皺眉問了句,還直直的盯著張揚在那看,張揚被他看的心裏有些發虛,忍不住低下了頭。

“這不是我斷定,這不是遠洋百貨說的嗎,他們肯定不會自己願意承認這樣的錯誤,既然他們都承認了,這一定是事實”

張揚說話的聲音越來越小,最後小的他自己都快聽不到了。

“張揚,我沒有欺騙他,盡管有些律師為了取證,會故意去欺騙別人,但我從沒有這麼做過,我們也不需要這麼做,在做律師之前,首先有一點你要記清楚,我們是人,堂堂正正的人,連人都做不好就不要來做律師,這些話我喜歡你能記住,真正的記住”

劉孝天說的話很平和,但每個字都如同棍棒一些敲擊著張揚,張揚臉色有些發白,他第一i見劉孝天這麼嚴肅。

“劉律師,我,我知道錯了”

張揚急忙承認錯誤,他很清楚,自己跟隨劉孝天已經讓律所很多人羨慕,巴不得有人替代他,跟著律所最有經驗,前途最好的律師,對個人來說也是一個幫助和提升。

別說那些新員工,就是以前的老員工也都很羨慕他,甚至是一些正式律師都說過,他們都願意去跟著劉孝天,跟著他去學習。

“沒有下一次”

劉孝天說了這句之後直接向前走去,張揚稍稍一愣,身上又流出一身的冷汗,他沒想到劉律師對這件事那麼重視,竟然直接給他開出了警告。

這也讓他對剛才劉孝天的話更加重視,仔細的記在心裏,以後避免再犯這樣的錯誤。

在一家咖啡館,劉孝天將王技術員約了出來,王技術員是個年輕人,今年二十五歲,他的全名叫王長順,按照劉孝天自己報的年紀,他們還是同歲之人,而且劉孝天比他還大那麼一點。

王長順臉色也很憔悴,他的名字叫長順,但現在確實很不順利,劉響假貨案將他牽扯了進來,公司從上到下都認定他得了劉響的好處,甚至有可能是一起來賣假貨,他有嘴都說不清,根本沒人聽。

特別是有人拿出一段影像,上麵清晰的看到他和劉響有說有笑進了一家不錯的餐廳,更讓人認定這是個事實。

他確實和劉響一起去吃過飯,劉響的貨都要經過他的檢查,平時偶爾給他帶點吃的,或者請他吃個飯都很正常,而且那個餐廳看起來很好,價格並不高,兩人吃的也很簡單,就是平時一頓簡餐的午餐。

可這個時候被拿出來,意義則完全不同,他現在變的更加被動,也更為消沉。

劉孝天是公司的律師,這點他多少知道一些,畢竟他也是公司的員工,知道法務部門重新更換法律顧問的事,換了一個律師事務所,這個律師事務所還有個很年輕很厲害的律師,不過他隻是聽說,這還是第一次見到這個傳聞中的年輕律師。

第一次見麵,還是這種情況下。

劉孝天問他的內容和之前公司的人完全不一樣,他更多的詢問是他崗位的操作,以及那些檢驗單來如何驗證,不像公司的人一來就是問他收了多少好處,為什麼幫著劉響來賣假貨,公司待他不薄,為什麼要損害公司的聲譽等等

這也讓他的心裏的感覺稍稍好了一些,對劉孝天更是有問必答,十分的配合。

兩人聊了二十分鍾左右,劉孝天便告辭離開,王技術員這裏他想了解的信息也已經問的差不多了,沒有必要繼續問下去,他還安慰王技術員,說這件事他一定會弄清楚,讓大家知道事實的真相,也讓他不要有心理負擔。

“劉律師,怎麼樣了?”

回去的車上,張揚很小心的問了句,作為一名連司法考試都沒有通過的律師助理,劉孝天之前對他的警告威懾可是非常的大,他必須小心再小心。

“這件案子,比我們想象的要複雜,這不是簡單的售假打假案,這裏麵很有可能有著其他的陰謀,而且遠洋百貨裏麵必然有內鬼,裏應外合陷害他們”

劉孝天微微搖頭,接這個案子一開始他沒想那麼多,蒲海泰告訴他公司已經承認錯誤,隻是協商賠償,他的任務就是將遠洋百貨的損失降的更低,而不是去想著幫他們打贏這場官司。

這樣的官司不可能贏,能挽回一部分損失,將賠償金額降低就已經是勝利。

“這麼說,他們說的都是真的,這裏麵有人動了手腳?”

張揚再次一愣,雖然有了劉孝天的警告,可讓他完全相信劉孝天的話還很難,畢竟他先入為主的認定了這些。

“確實如此,下午還有時間,你約一下原告,看看能不能和他見個麵,就說聊下賠償的問題”

劉孝天想了下,隨即吩咐了聲,張揚立刻和原告,也就是買了東西的顧客聯係,這名顧客連律師都沒請,自己上的訴訟狀,他證據確鑿,這樣的官司基本贏定了,沒必要去請律師多花一些錢。

對方很爽快的接受了他的見麵要求,劉孝天也很快見到了這名原告。

一個三十五六歲,清瘦的男子,看起來有些文靜,劉孝天也沒和他說什麼廢話,直接按照蒲海泰的要求和他聊起了賠償,遠洋公司願意再提升一倍的賠償,希望庭外和解,這個要求被對方斷然拒絕,原告一口咬定必須十倍的賠償,否則就是法庭上見。

劉孝天注意到,他說起十倍賠償的時候,總是稍稍有一點興奮。

“高先生,我會將你的意思轉達給公司上層,但我個人來看,他們答應的可能性很低”

劉孝天看著對方,慢慢的說著,原告叫高時,根據資料顯示是在一家化工廠工作,並非專業打假之人,這也是他第一次買假打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