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秉正教授粗重的雙眉不由皺了起來。
李昊竟然說他對這個竹簡了解一點點?
這,包教授是不相信的。
因為至今為止,國內很多史學界專家都參與了對竹簡內容的破譯工作,但因為可用的資料太少,至今隻破譯了少量的信息。
李昊略微停頓,直接道:“這份竹簡篆刻於公元前六世紀左右,應該在齊桓公時期。”
包教授瞳孔緊縮,神情瞬間變得凝重無比,右手輕輕顫抖,茶杯裏的水都傾瀉了出來。
答對了。
公元前六世紀左右,齊桓公時期。
時間對了!
別人不知道,但包教授同樣參與了竹簡的破譯工作,所以對竹簡的研究進程非常了解。
早在竹簡出土不久,專家團就已經確定了竹簡的具體時間。
齊桓公時期,公元前六世紀左右。
因為在其他的竹簡上,曾大量出現以齊國文字撰寫的齊桓公、管仲等等同時期的齊國名人,以及與他們有關的事件。而且在後期的碳十四鑒定中,也確定了竹簡確實屬於齊桓公時期的產物,距今已經有兩千七百年左右。
但包教授不明白。
這件事外人不可能知道啊。
因為這是保密內容。
李昊繼續道:“這份竹簡,講述了一個故事,一位叫青岩的齊國遊俠的故事。”
包教授麵皮抽搐,雙眼瞪圓,心中掀起了驚濤駭浪。
又,又對了。
在其他的竹簡上,曾出現過青岩這個名字,同樣用的春秋戰國時期的齊國文字撰寫。
這個名字在竹簡上大量出現,至少在三十份竹簡上出現了同樣的名字,頻率甚至遠遠超過了齊桓公,管仲等等曆史名人的頻率。
因此專家團認為,這些出土的竹簡很有可能與青岩有關。
但因為其他文字尚未破譯,故而無法完全確定。
包教授無法理解,李昊到底是怎麼確定這個竹簡與青岩有關,甚至一口道破上麵記載了青岩的故事。
因為這個竹簡上,從頭到尾都沒有出現過青岩兩個字。
包教授麵皮微微抽搐,看向李昊的目光已經多了幾分震驚,以及疑惑。
李昊緩緩說道:“這份竹簡是青岩對亡妻雲的懺悔。”
“開篇兩句,譯為:我們廝守四十餘年,白首偕老,但我卻因為一己之私,從未對你說過實話,心中慚愧至極。”
“如今我命不久矣,不願繼續欺騙你,希望這份竹簡能將事情的真相傳遞給你,以解我多年愧疚。”
包教授目瞪口呆,既是錯愕,又是興奮。
雲!
這個字曾在數十張竹簡上出現過,且是以齊國古文的形式出現。
但因為其他的文字並非齊國古文,考古專家團也無法聯係上下文,確認這個字在竹簡中代表的具體意思。
倒是也有人通過其他齊國文字的描述,猜測這可能是人的名字,但畢竟沒有證據,隻能是猜測。
李昊竟然知道雲,這讓包教授更加信服。
同時他也萬分詫異。
連考古專家團都沒有破解的內容,李昊究竟是從哪裏得知。
包教授驚歎不已,不敢有絲毫怠慢。雖然不明白李昊到底從哪得知的這些消息,但他隱隱感覺李昊並不像是在胡言亂語。
他強壓著激動無比的心情,默默打開了錄音筆,以記錄李昊的講述。